劳动经济学—刘易斯拐点

劳动经济学—刘易斯拐点

ID:41590518

大小:7.6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28

劳动经济学—刘易斯拐点_第1页
劳动经济学—刘易斯拐点_第2页
劳动经济学—刘易斯拐点_第3页
劳动经济学—刘易斯拐点_第4页
劳动经济学—刘易斯拐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经济学—刘易斯拐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了吗?从“民工荒”问题看,组长(主讲人)刘永飞组员李捍斌、王思颐、李仪黄宇涛、李昭威、杨坤含义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一些省市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按理说,出现“民工荒”对民工是好事,说明市场对他们需求增加了,但事情并不让人乐观。过低的工资待遇和一些歧视行为,让民工也寒心。他们逐渐意识到,城里的那份工作并不可靠,由当初的趋之若鹜变得理性起来,城市里就出现了招不到民工的现象,所谓的“民工荒”。中国刘易斯拐点到来了吗?

2、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在过去民工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随着特定的背景因素的变化,如果不涨工资就招不到人,出现民工荒。赞成者观点蔡昉(2005)首次撰文提出我国劳动力短缺问题,通过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推断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将相继出现下降,劳动力短缺不可避免。之后,蔡昉又多次发表自己关于刘易斯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到来的论断,并得到一些学者的响应。李剑阁认为:“劳动力从总体上的供过于求转为供求平衡,甚至会局部出现供不应求和将来整体上出

3、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王德文(2009)认为按照二元经济模型,刘易斯转折点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幅度下降,二是农业工资率大幅度上升。由于测定劳动力剩余难以有共识,因此可以结合工资变化判断近年“民工荒”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已经越过刘易斯第一个拐点。同时,王德文也指出,中国越过刘易斯第一拐点并非意味着中国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吴要武(2007)通过调研数据及我国2000~2006年相关数据的整理建模得出结论,我国在2002~2004年间便已形成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市场开始感受到普通劳动者的短缺,并引起工资的快速增长。反对者观点钱文荣、谢长

4、青(2009)指出,近年出现的“民工荒”有种种结构性原因白南生(2009)认为民工工资上涨不完全是市场原因周祝平(2009)认为由人口转变和经济繁荣所引起的劳动力供求形势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周天勇(2010)认为,刘易斯拐点没有来临。中国刘易斯拐点来临大约是城市化推进70%以上之时,大概要等到2020年以后。“千万不要说中国劳动力短缺,中国一年新增的上千万失业大军就能赶上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2010)。最新研究成果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变迁轨迹和经济社会环境,使我国劳动力市场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变动趋势,“民工荒

5、”现象的出现尚不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1、农民工的实际工资增长缓慢,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拉大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近20年时间里,我国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未出现实质性的增长,得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的结论为时尚早。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从1992年~2004年的1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平均月工资只增长了68元,剔除物价因素后,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实际呈下降趋势,没有呈现出随经济增长而上升的同步性特征。2004年3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颁布了《最低工资规定》,虽然农民工工资水平出现表面上的增长,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从2003年的78

6、1元增加到2006年的953元,增长了22%,年平均增长率6.93%,其后工资也逐年增长。但是,农民工工资基本上接近或略高于最低工资水平,农民工基本没有或较少分享到经济发展成果。劳动价格计价形式问题我国农民工主要集中于建筑业、轻工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多采用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日工资形式。这意味着多劳即能多得,因而农民工增收的主要方式即为加班加点对农民工而言,月工资为一个混合变量,其变化受到单位工资(如每件产品工资)与月劳动参与时间两个因素的影响,这样统计数据中月工资的上涨就有可能是一种虚高的现象,是以农民工牺牲闲暇为代价换取的月工资总额的变动,而不是实际

7、的单位工资水平的上升。2、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远未完成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性仍十分明显,一体化的进程还需经历漫长的过程。首先,表现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虽然部分明显带有歧视性的政策已经被取缔,但因为制度的惯性作用,其分割劳动力市场的效应短期内仍不会消失。其次,还表现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间的分割,由大型企业、行政机关和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固定工人和职员所构成的一级劳动力市场与这些部门之外的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分化越来越明显。相比较而言在一级市场中,劳动合同关系相对固定,工作环境与条件以及社会福利待遇较好,员工工作压力小,与二级市场(企业劳动市场)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