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

ID:4159082

大小:781.13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1-29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_第1页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_第2页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_第3页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_第4页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岳屏镇卫生院(2016年第1版)目录241356简要说明诊断、报告和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疾病概述实验室检测预防与控制措施简要说明寨卡病毒病(ZikaVirusDisease)是由寨卡病毒(ZikaVirus)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2015年5月,巴西报告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截至2016年1月底,巴西等24个美洲国家和地区报告本地感染病例。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疾患聚集性病例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指出这一病症可能与寨卡病毒病疫情有关。(一)病原学(二)流行病学传染

2、源和传播媒介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潜伏期和传染期地区分布发病季节特点(三)临床表现疾病概述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呈球形,直径约为40-70nm,有包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10.8Kb,分为亚洲型和非洲型两个基因型,目前在南美地区流行的病毒为亚洲型。寨卡病毒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及西尼罗病毒等存在较强的血清学交叉反应。病毒可在蚊源细胞(C6/36)、哺乳动物细胞(Vero)等细胞中培养繁殖并产生病变。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

3、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灭活。病原学1.传染源和传播媒介(1)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2)传播媒介: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根据监测,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以南的广大区域。流行病学简要说明2.传播

4、途径(1)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其后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2)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母婴传播:曾自孕妇胎盘中检测出寨卡病毒,提示寨卡病毒可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染给胎儿。此外,有寨卡病毒血症的孕妇,可能会在分娩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在乳汁中曾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无寨卡病毒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寨卡病毒有可能通过输血或性接触进行传播。截至目前,已各报告1例可能通过输血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的病例。流行病学3.人群易感性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曾

5、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4.潜伏期和传染期(1)潜伏期:目前该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有限资料提示可能为3~12天。(2)传染期:患者的传染期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患者早期产生病毒血症,并具备传染性。流行病学5.地区分布寨卡病毒病目前主要流行于美洲、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1)2014年之前地区分布从1947年病毒被发现至2007年以前,寨卡病毒病主要表现为散发,被证实的人类感染病例仅14例。2007年4-7月,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普岛出现185例发热、头痛、皮疹、结膜炎和关节痛等症状的患者,其中49

6、例确诊为寨卡病毒感染,无重症或死亡病例。之后的数年中,东南亚地区的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相继有散发病例的报告。2013年-2014年,位于南太平洋的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寨卡病毒暴发疫情,报告病例约10,000例,其中70例为重症病例,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脑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球减少症)的并发症。流行病学(2)2015年以来地区分布2015年5月,巴西报告首例确诊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截至2016年1月底,美洲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寨卡病毒本地感染病例,包括:哥伦比亚、巴西、玻

7、利维亚、巴巴多斯、库拉索岛、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瓜德罗普岛、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墨西哥、马提尼克岛、尼加拉瓜、海地、圣马丁、波多黎各、巴拉圭、巴拿马、苏里南、美属维尔京群岛、委内瑞拉。2015年以来,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中国台湾,欧洲的丹麦、芬兰、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均发现寨卡病毒输入病例。至今我国大陆及港澳地区尚无寨卡病毒病病例的报道。(注:2016年2月9日赣县人民医院发现报告我国第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确诊病例,截至2月19日我国已发现3例输入性寨卡病毒

8、确诊病例)流行病学6.发病季节特点发病季节与当地的媒介伊蚊季节消长有关,疫情高峰多出现在夏秋季。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寨卡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关节痛、肌肉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