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普惠制金融研究综述

国内普惠制金融研究综述

ID:4159336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9

国内普惠制金融研究综述_第1页
国内普惠制金融研究综述_第2页
国内普惠制金融研究综述_第3页
国内普惠制金融研究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内普惠制金融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内普惠制金融研究综述国内普惠制金融研究综述普惠制金融研究现状围绕普惠制金融,我国学术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多以金融供给中的金融排斥现象为主线,探索健全金融服务,主张完善现有制度,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等方式推进金融尤其农村金融的发展,实现金融的普惠性。主要表现在:1)普惠制金融的基本内涵界定及其分析金融排斥是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1]9-15,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2][3]5-10[4],普惠制金融是基于解决社会中由于多种原因难以进入主流金融体系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的那

2、部分人的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问题,它既是金融问题,又是社会问题,能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金融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现象[7]14-15,对于打破金融排斥、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增加农户收入有重要作用[3]5-10,是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金融弱势群体在金融发展中应享有的权利体现[6][7]14-15。普惠制金融与农村金融和小额贷款构成了捆绑性概念,涉及一切被金融市场挤出的融资需求,是一种介于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的合作金融形式,合作的边界决定了普惠制金融操作的社区性质,需要立足于金融增量改革[8],以商

3、业可持续的方式,为包括弱势经济群体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全功能的金融服务[9]。2)普惠制金融的结构特点分析普惠制金融体系的核心是不同区域、不同收入阶层的公民都有公平的享有金融服务的机会,特别是贫穷地区、具有强烈脱贫意愿的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都能得到有效满足,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价格相对合理的产品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农户等低收入群体对象提供服务;第二,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保险、汇款、养老金、理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第三,强调放松金融管制,允许社会各种性质的资本在贫困地区设立为中低收入经济

4、群体服务的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使普惠制金融体系包括从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到银行金融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组成[9],同时追求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7]14-15。3)普惠制金融的作用机理分析我国正规银行体系的操作逻辑造成了挤出效应,使相当一部分弱势主体通过金融体系向强势融资主体提供资金,而被挤出的弱势融资主体不仅仅存在于农村金融领域,大量中等收入以下的城市居民和小企业,事实上亦需要普惠制金融服务[8]。KelleeSTSai对中国和印度两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研究表明,作为实现金融普惠性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存在的原因在于正

5、规贷款的有限供给、国家执行贷款政策能力有限、地方政治经济分割趋势严重以及许多微观金融组织存在制度缺陷[10]。4)普惠制金融的作用价值分析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状况与其金融公平性程度紧密相关[11]18-23,普惠制金融建设滞后容易导致融资集中和系统性风险积聚,过多的金融资源集中于政府项目和投机领域;建设普惠制金融体系,有助于分散金融资源配置,换取更稳定的金融环境;金融业侧重中小经济主体融资,将提高整体盈利水平,盈利来源将从数量扩张转向风险溢价[12];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破解农村金融排斥,促进

6、农村金融融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3]42-48[14];支持贫困人口脱贫[15]21-26[16]。从全国层面看,中国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为正,组成农村普惠性金融的贷款使用效用维度和产品接触维度显著地促进了农村生产率增长;从区域层面看,中部地区农村普惠性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为正,西部地区不显著,东部地区不存在效率损失[17]。普惠制金融理念是对传统农村金融制度的一种融资矫正与补偿机制[18],为广大群体的金融需求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规模;拓深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群体(深度;降低客户群体和金

7、融服务提供者双方的成本(成本效益比[7]14-15。5)普惠制金融问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逻辑的建构分析研究普惠制金融发展的必然性和建构普惠制金融路径的文献资料采取了多种分析方式,主要有:从二元性金融视角构建城乡金融排斥二元性指数,并在空间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剖析城乡金融差异的波动态势和未来演变趋势[19];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将金融资源归纳为空间差异、空间过程与空间的相互作用三个层次,认为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呈现非均衡态势,是一个金融集聚与扩散的过程,是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的过程,也是金融功能的

8、空间深化和完善的过程[20];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构建金融排斥指数测度模型9-15[1];利用欧洲晴雨表数据对欧盟成员国的金融状况进行分析[11]8-23;测算金融扭曲度指标[21]。6)推进我国普惠制金融建立和发展的路径分析完善的普惠制金融体系框架应在坚持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下,集法律体系、服务组织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三位一体[15]21-26[22],从需求引致、供给推动、金融生态入手,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