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与轻轨复习

地铁与轻轨复习

ID:41602806

大小:62.9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8

地铁与轻轨复习_第1页
地铁与轻轨复习_第2页
地铁与轻轨复习_第3页
地铁与轻轨复习_第4页
地铁与轻轨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铁与轻轨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笫一章绪论1・我国大中城市交通量问题:3、交通现状:交通堵塞行车速度慢;交通秩序混乱;耗能多污染严重。b、原因:道路面积小;人口密集客流量比较大;缺乏科学现代化管理。C、解决途径:有计划地做好地铁与轻轨建设。2.地铁与轻轨的共同点:a、同属于轨道交通的一部分;b、交通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正点,污染小,低能耗,方便舒适,即“绿色通道”;、不同点:1•轮轨系统2.运输量3.线路的规划4•车辆及其编组5.土建工程6•振动和噪声的控制7.速度和止点率8.供电方式9.通风、空调和采暖10.信号」1•通讯12.给排水系统13.灾害防护14.自动售检票系统15

2、.造价3.地铁和轻轨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屮的地位:1.地铁和轻轨是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主干线,客流运送的大动脉。2.地铁和轻轨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对于实现城市对持续发展有重耍意义,同时它也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3.带动城市沿轨道交通廓道的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形成郊区卫星城和多个副都中心缓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小,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通病。4.提高市民出行办事效率,改善生活质最。4.21世纪地铁的特点:1)绿色交通;2)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3)高速轨道交通,有城际高速(200~300km/h)、磁悬浮(400

3、~550km/h)、真空隧道(200~10000km/h)。5地铁的优点:地铁交通安全、快捷、方便、准时;修建地铁可以改造地面环境,降低噪芦和减少废气污染,冇利于美化步行街区;地铁可节省地面空间,保护城市中心区域冇限的地血资源,完善城市的交通服务功能;城市地铁具有一定的防御战场和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6.城市地铁与轻轨建设的基本条件: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2)国内牛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3)城市总人口超过700万,城区人口在300万以上;4)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耍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7.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1)城市

4、化的快速发展;2)城市布局与规划的不合理;3)土地开发面积迅速扩大;4)公共交通结构不当;5)城市白行车和机动车拥有最增加;6)交通设施缺少停车场。8.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阶段:1)初步发展阶段:1863-1924年,运行速度慢、准点率很低、噪音大、舒适性差;2)停滞萎缩阶段:1924-1949年,投资大周期长,汽年的灵活便捷及可达性和二战影响;3)再发展阶段:1949-1969年,汽车的消极影响所致;4)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国家支持,科技发展使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第二章地铁与轻轨交通规划设计1.各种路网形式及优缺点:1)放射性:路网中所

5、有线路只有一个交点的结构。优点:所有线路均对直接换乘;郊区与市中心联系比较方便;通过一次换乘到达H的地。缺点:换乘站客流量大,客流十扰比较严重;换乘站施工难度比较大,建设费川比较高「各个副部联系不便,需到市中心换乘。2)条带性(树枝状):n条线路具有n-1个交点的结构。优点:适用于沿江、峡谷。缺点:联通性差,换乘不方便;客流分布不均匀,给行车带來困难。3)棋盘式结构(栅格网状结构):线路条,大多呈平行四边形分布。优点:在城区内分布均匀;相对于树状结构联通性比较好;提供大的运输能力,客流分布均匀。缺点:二次换乘比较多;无径向线路,郊区到市中心不方便。4

6、)放射网状结构:至少3条径向线,构成三角形结构。优点:市屮心换乘站分布比较均匀,连通性比较好;郊区到市屮心方便。缺点:市郊Z间出行必须到市小心换乘。5)放射性环状结构:在放射性基础上加上环形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优点:连通性好;有效缩短了市郊到市中心利用轨道出行的时间;有效起到了疏散市中心交通压力。6)棋盘加坏形结构:优点:有效减少了换乘次数;有效减少了平行线间的换乘条件,缩短了出行时间;减少了市中心的线路负荷。7)对角线形式:缩短了径向出行时间。1.不同网络结构对城市的影响:星型结构导致城市向中心发展;树状结构导致城市呈条带性发展;栅格网状结构导致城

7、市向四周均匀发展;放射网状/环形结构导致城市呈手掌状向四周延伸。2.路网规模由路网的线路数量和线路总长度两部分纽成。3.路网密度指标:①以城市川地A计算:U=A<51;②以人口总数M计算:L=M^2o4.路网密度有两种计算方法1)路网线路总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Z比。2)路网线路总长度与城市百万人口Z比。大城市的快速路网规模密度为0.3^0.5km/km2,主干道路网密度为0.8~1・2km/km2o5.—般市区采川600~700m作为吸引半径,也就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以1200^1400m比较合适。6.轨道交通分类:1)按容量:高、人、中、小容量;2)按

8、架设方式:隧道、地面、高架;3)按导向分:轮轨、导向轮;4)按隔离程度:全封闭、半封闭、不隔离;5)按轮轨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