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z c s》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z c s》教学设计

ID:41604243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8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z  c  s》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z  c  s》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z  c  s》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z  c  s》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z c s》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语拼音7:zcs》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z、c、s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它们的四声,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写字,写的是字母z,“字”提示z、zi的音,小女孩写的字母“z”提示z的形。第二幅图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状提示c的形。第三幅图是一条正在吐丝的蚕,吐丝的“丝”提示s、si的音,蚕的形状和蚕吐出的丝的形状提示s的形。第二部分是声母z、c、s和单韵母ɑ、e、u的拼音练习以及三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z、c、s的书写格式。第四部分是认读字词,

2、配有图画和一首儿歌。学习目标:1.学会z、c、s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能准确拼读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3.学会zi、ci、si3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教学重点:z、c、s的发音及zi、ci、si的整体认读、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z、c、s的发音是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1.出示声母,开“火车”认读。2.复习上课诗歌。。二、学习声母zcs的音。1.教学声母z:(演示图1。)图上画了什么?(小女孩在黑板上写字

3、母。)师:这个字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z 。(板书 z )小女孩写的字,发短轻音,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个声母“z”。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指读,分组读。)指名读,检查发音。2.教学声母cs:(看图说话)刺猬的“刺”发的轻短就是我们今天学的“c”;蚕宝宝吐丝的“丝”发轻短就是我们今天学的“s”。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开火车读。3.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舌头都是在前面,而且都是平的,我们叫他们,平舌音。)三、学写声母zcs。1.教师在四线格里范写,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都是在四线格里的同一个格里,而且都是一笔写好的)着重

4、指导写s,它是从右上起笔,先向左半圆,再向右半圆,像阿拉伯数字8的半边,要写正,不能歪。2.书空写3.在书上描红,再写一个4.学生练写时,注意提醒,写字的姿势,相机指导。四、学习zcs拼读音节.1.回忆拼音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2.看看书z喜欢和那些韵母交朋友?3.谁能用以前我们学过的方法自己拼读(学生自己联系拼读)4.谁能当小老师来交大家读?生教生,练习拼读zɑ zezuzuo开火车读 zɑ zezuzuo的四声,如果能给他们找朋友组词的话可以用带调的音节组词。重点是zuo。5、自主拼读cs,方法同上。第二课时一、复习

5、。复习z、c、s的读音。二、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1.同学们都同z、c、s交了好朋友,下面咱们来变魔术。(在z、c、s后加i。)谁能说说有什么变化?2.师:该怎么读呢?把声母z、c、s的音延长一点就可以了。(让学生对比读,感受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异同。)提示:zi、ci、si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不能拼读,要整体认读。3、练读zi、ci、si 的四声。(打乱顺序读,并告诉学生注声调时i上的点要去掉。)三、书写指导。过渡语:读得那么好,能不能过“写”这一关呢?1.说一说每个整体认读音节在四线格中的位置。2.仔细看老师范写。3

6、.书空,自己在抄写本上认认真真写2个。 第三课时一、复习声母z、c、s及整体认读音节zi、ci、si二、看图读词语。1.观察课文插图: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2.说话练习:用“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在做什么?”说一句话。3.看图说话:把这幅画连起来说一说。4.联系生活,说说你在家里会做哪些家务事?三、读儿歌识字。1.自己读儿歌,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2.注意红色章节的字,多读几遍。3.请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教读生字。4.解决三个问题。a、题目上怎么有双引号?b、儿歌中“了”有两个读音,你发现了吗?c、“一”的调号怎么不同

7、?5.熟读儿歌。四、布置作业。1.爸爸妈妈都很辛苦,回家帮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2.把今天学习的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读给家长听。板书设计:声母     z   c   s  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