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行板说课稿

如歌的行板说课稿

ID:4161015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9

如歌的行板说课稿_第1页
如歌的行板说课稿_第2页
如歌的行板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歌的行板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一堂音乐欣赏课《如歌的行板》,选自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这首《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室内乐作品:《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很多人把它作为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乐曲的素材是一首叫做《凡尼亚坐在沙发上》的俄罗斯民歌。全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演奏时,四件乐器通常都加上弱音器,从而使其音色都带有朦胧暗淡的色彩

2、,旋律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似诉说、似哭泣、似叹息。以轻吟低回的琴声传达了沙俄时代专制统治下人民的悲惨生活与难言的苦楚。(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于文学、美术等相关艺术内容,从多角度、多侧面丰富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兴趣。n过程与方法:结合作品中出现的音乐要素来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性认识,通过反复的聆听、模唱、为乐曲伴奏等形式熟悉作品,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世界。n知识与技能:1、能让学生背诵《如歌的行板》主题旋律。2、能

3、够在聆听的过程中,掌握有关弦乐四重奏、室内乐的音乐知识。(三)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课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深入感受、参与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本课的重点。2本课的难点是通过调动学生一切能调动的感官,来挖掘学生对作品理解的情感深度,引导学生提高鉴赏与评价音乐的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体验活动中。第3页共3页 二、说教法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法:1、情境法2、采用感知、体验、实践、探究的欣赏教学法,并结合“情境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三、学法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我选择了对比欣赏法、模拟演唱

4、法、视觉图像法、合作讨论法、参与体验法。四、教学过程这一部分,也是我说课的重点部分。一、情景导入:首先教师播放视频录像,让学生欣赏两首不同乐队演奏的乐曲,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首乐曲分别用什么乐队演奏的?他们又带给你怎样的音响感受呢?第一首是交响乐队演奏的,给人一种大气恢弘的感受,气势庞大,人数多,空间大;第二首是弦乐队演奏的,给人一种优雅、浪漫、高雅的享受,演奏空间小,人数少,导出新课内容室内乐,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走进优雅、浪漫的室内乐。(二)学习音乐知识: 1、室内乐:2、弦乐四重奏:现代室内乐中最经典的组合形式

5、。它是“交响乐之父”——海顿创始的绝妙演奏形式,是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四个声部组成的。每个声部只有一位演奏者,因此它是最纯的一种演奏组合形式,其音色非常纯美,音乐形象非常丰富多彩,可以奏出最柔和以及最宏大的音色,可以表达出最深刻最细致的情感。告诉学生在室内乐作品中,弦乐四重奏具有重要的、代表性的地位。(三)播放乐曲,初听感受。在欣赏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听后教师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宛如看到了什么?谈谈你们的感受?学生谈感受。(四)作者简介第3页共3页柴科夫斯基的生平以及代表作让

6、学生了解。(五)乐曲的创作背景:教师讲解关于《如歌的行板》的主题创作的小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聆听欲望。(六)分段欣赏乐曲欣赏第一主题,谈感受。讲解A段中出现的音乐要素。是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n1、随琴用LA音模唱第一主题。n2、模仿一下小提琴的演奏,体会音乐的分句,体会乐曲的情绪欣赏第二主题。这一主题在大提琴拨奏四个音的固定动机的背景上,由第一小提琴在D大调上奏出一个五声音阶的虔诚祈求的主题。比较两个主题的不同之处。这两个主题音乐,在音乐与织体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第一主题全部用弓,第二主题低音拨奏;第

7、一主题用复调手法,第二主题用主调手法。用不同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欣赏再现段A第一乐段的压缩再现。主题三次重复,运用第一、二小提琴的齐奏,八度分奏及其它声部的不同的复调处理,使热切的愿望不断增长,而第二部分的忽强忽弱、忽断忽续的演奏,大、小提琴的对答,两次突然休止的妙用,表现了帝俄时代俄罗斯农民内心已失去平衡,无法控制流不完的眼泪,倾诉那说不完的痛苦。尾声很长,先在主持续音的拨奏上由第一小提琴在G弦上奏中段的祈求的主题,以后经过断断续续、鸣鸣咽咽的音调,第一小提琴在bD大调上奏出主题变形,最后以变格终止的两个和弦结束

8、,加深了这种抑郁与哀愁。。(七)完整欣赏全曲。谈音乐感悟。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