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

实验4: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

ID:41618574

大小:361.6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29

实验4: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_第1页
实验4: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_第2页
实验4: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_第3页
实验4: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_第4页
实验4: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4: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名称:通信原理实验项目: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实验地点:多科学楼4层专业班级:电信0903班学号:2009001287学生姓名:贺晓倩指导教师:郝润芳2012年6月1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1、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的原理。2.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3、了解脉冲编码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4、了解大规模集成电路TP3067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人实验内容:1、观察脉冲调制与解调的结果,观察调制信号与基带信号之间的关系2、改变基带信号的幅度,观察脉冲调制与解调信号的信噪比的变化范围3、

2、改变基带信号的频率,观察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信号幅度的变化情况4、观察脉冲编码调制信号的频谱实验原理:PCM主要包括抽样、量化与编码两个过程。抽样是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信号转化成时间离散幅度离散的数字信号;编码是把量化后的信号编码成一个二进制码组输出O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信号源模块、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终端模块、频谱分析模块、20M双踪示波器一台、音频信号发生器、连接线U1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可选):1、将信号源模块、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终端模块、频谱分析模块小心的固定;固定柱

3、主机箱中,确保电源接触良好2、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再分别拨下四个模块中的开关POWER1,POWER2.s2.s3,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按一下信号源模块的复位键,四个模块均开始工作3、将信号源模块的拨码开关SW101,SW102设置为0000000000000001o4、将信号源模块产生的正弦波(频率2.5KHZ,峰-峰植为3V)从点“S・IN”输入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将信号源模块的输出点“64K”,“8K”,“BS”分别与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输入点“CLKB-IN”,“FRAMB-IN”,“2048K-IN”连接,观察信号输出点

4、“PCMB-OUT”的波形,观察该点的频谱分析,并记录下来。5、连接“CLKB-IN”和“CLK2-IN”,“FRAM2IN”,连接信号输出点“PCMB-OUT”和输入点“PCM2-IN”,观察信号输出点“OUT”的波形。将该点的信号送入频谱分析模块,观察该点信号的频谱,记录下来。6、改变输入正弦信号的幅度,使其峰,峰值分别等于和大于5V(若幅度无法达到5V,可将输入正弦信号先通过信号源模块的模拟信号放大通道,再送入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将示波器分别接到信号输出点“OUT^PCMB-OUT"上,观察满载和过载时的脉冲幅度调制和解调波形,记录下来

5、。7、改变输入正弦信号的频率,使其频率分别大于3400Hz或小于300Hz,观察点“OUT”、“PMB-OUT”并记录下来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数字基带信号ChannelAlMalnFreq.-2.441kHz数字基带信号频谱Cursor00.887kHzAmplltude-0.047X41/MS"「“3MdHiFfcq.^/.BUHIxCuraurX1UU,UU/kH£An>p

6、

7、

8、u(jc^5.?fill10f)mnic"汕iu)k•>ot17LkPCMB-OUT波形和OUT波形与频谱幅度大于5V的PCMB=OUT波形和OUT波形与频

9、谱▽3600HZ3PCMB.OUT薄庶啓OUT薄潼b?5kH7CursorXrI(Hj.Un/kHzAmplitude-J.l74%阿诙751畑lMIkl/bk200k225k六、讨论、心得(可选):这次实验中,我们学到了脉冲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动态范围、频率特性等等。同时也明白了频谱特性。把老师课堂讲授的知识更加融环贯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