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笔记吐血整理

宪法笔记吐血整理

ID:41618783

大小:104.99 KB

页数:145页

时间:2019-08-29

宪法笔记吐血整理_第1页
宪法笔记吐血整理_第2页
宪法笔记吐血整理_第3页
宪法笔记吐血整理_第4页
宪法笔记吐血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宪法笔记吐血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宪法的概念第一节宪法释义一、"宪法"词义的演变(—)中国古代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曾出现过"宪”、"宪令"、"宪章"等词语。一是指一般的法律、法度二是指优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三是指颁布法律、效法、实施法律。•我国将"宪法"表述为国家根本法始于19世纪后期。提出"立宪法"、"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二)在西方宪法在英文中为"constitution"是由拉丁语"constitutio"发展而来。有组织、结构、规定的意思。一是指有关规定城邦组织与权限的法律二是指皇帝的诏书、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制定的普通法三是指有关确认教会、封建主

2、和城市行会势力的特权以及它们与国王等的相互关系的法律•宪法一词发生质的飞跃,始于十七八世纪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的巨大影响之后,特别是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不断发展,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才最终形成。•中西方古代”宪法”一均指法律,都有优于普通法律的某种倾向。但中国古代"宪法"更近于“法",强调的是将法律公布于众,以使天下人知晓违反法律后果,因而不予违反。西方古代”宪法”,则更趋于组织方面,比较接近于政权组织法,强调宪法的组织性,更为接近现代宪法。二、宪法的特征(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

3、的法律效力最高。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必将把革命的成果以最高形式的规范加以确认,加以保护。•宪法基本内容可分两大块:国家权力的依法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公民权利极易受到侵害。(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面临三大任务:反对封建势力复辟;防止工农革命;培养本阶级管理国家的人才。——"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者B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毛泽东)三、宪

4、法的定义(一)中外学者的宪法定义1、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角度定义宪法——特点:立足于宪法典或宪法性法律中f或几个方面的内容来界定宪法。2、从宪法的法律特征角度定义宪法——特点:立足于宪法典或宪法性法律与其他法律不同的法律形式特征,提出对宪法的认识。3、从宪法的阶级本质角度定义宪法——特点:立足于宪法典或宪法性法律所反映的阶级意志以及这种意志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条件,提出对宪法的认识。4、从综合的角度定义宪法——特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宪法进行多方位考察后提出宪法的定义。•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I宪法

5、内容上的本质属性是指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形式上的本质属性是指其国家根本法.第二节宪法的本质_、宪法本质的学说评介(—)神的意志论神的意志论,是把宪法的本质直接或间接地归结为神或上帝的意志,认为宪法是神或上帝意志的反映或体现。——这种学说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科学的。(二)全民意志论全民意志论,是将宪法的本质归结为宪法体现或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这是一种乌托邦的想像。宪法的制定本质是一个政治过程,更主要的是制宪者意志的体现。(三)阶级意志论阶级意志论,是指宪法的本质在于反映阶级意志,体现阶级利益。——这

6、种将阶级意志视为宪法本质的论说尚有可推敲之处,但的确揭示了宪法质的规定,性。二、宪法的本质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宪法和其他法律一样,都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但宪法在表现统治阶级意志过程中有着自身特点:一方面,在实质上或形式上与民主有关,者B表现了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另一方面,宪法比其他法律更集中、更全面地表现了统治阶级意志。(这种表现一综合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宪法的本质,它是一国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在政治力量对比中,阶级力量的对比居于首要地位。—既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力武比被

7、统治阶级的力最强大,宪法只能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制定;也表现为宪法随舂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第三节宪法的分类一、资产阶级学者传统的宪法分类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宪法分类资本主义类型宪法与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三、其他的宪法分类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英国宪法美国宪法法国宪法•宪法产生的条件1、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2、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3、民主的、大众的和科学的文化是宪

8、法产生的思想条件二、宪法的发展•近代宪法的特点1、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2、宪法强调公民权利,特别是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3、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