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写景状物之我见

如何指导学生写景状物之我见

ID:41644222

大小:56.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如何指导学生写景状物之我见_第1页
如何指导学生写景状物之我见_第2页
如何指导学生写景状物之我见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学生写景状物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指导学生写景状物之我见我看见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静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彖,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屮;桂林的

2、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以上两段话,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写景状物贵在写出景物的特点,所谓的特点,就是一种景物与其它景物之间的区别“标志”。作者紧紧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水:静、清、绿;dj:奇、秀、险),采用贴切而又形象的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桂林山水写得如此清秀靓丽,美如画卷,怎能让人读后不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呢!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桂林的山水写得如此的具体呢?有无什么规律可“循”?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一、指导学生描绘色彩所谓的“描绘色彩”,就是作文中抓住

3、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的一种方法。大千世界,物类繁多,色彩斑斓,说口了,正因为世间充满了迷人的色彩,所以我们这个世界才会显得如此五彩缤纷,美丽可爱。如《桂林山水》一文,正是因为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色彩等,才具体而又生动地写出了它的独特之美。女口:“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此句屮应用比喻把漓江的水比作“一块无暇的翡翠”把绿的程度写的形彖具体。又如《五彩池》一文中,“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好像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色彩斑斓的五彩池,多么神奇而美丽呀!真是人间仙境,令人心驰

4、神往!“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口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在他的《绝句》中,不乏色彩的对比,为本诗赋予了“非同寻常”的“精神气”。“西塞山前口鹭飞,桃花流水蹶鱼肥。青薯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词中所描绘的:青山绿水白鹭飞,桃花盛开似霞辉。连人也不乏色彩,“青筈笠,绿蓑衣”,仔细想想,恐怕垂钓者不愿离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儿如诗如画,令人迷醉的景“色”吧!二、指导学生描绘状态状态是人或物表现出来的一种形状。描绘状态就是作文中,抓住人或物的形状,如大、小,粗、细,曲、直

5、,方、圆等进行描写的一种方法。如《桂林山水》一文屮对山的描写:“像新生的竹笋;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翠绿的屏障……”都是描写山的形状的,也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桂林山形态各一的特点,所以才能把桂林的山,惟妙惟肖地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再如《五彩池》一文,“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一圈的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这句话作者运用贴切的比喻修辞手法,具体地写出了五彩池形状的丰富多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Z情。“远上寒

6、山石径斜,口云生处有人家。”时令已至深秋,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盘山而上,一直延伸到……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山行》一诗中,也不忘采用描绘状态的方法表情达意。三、指导学生描绘数量这种方法就是在习作中抓住事物的数量进行描写的一种方法。例如:《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写桂林山“像新生的竹笋;像老人,像巨象;像翠绿的屏障……”等,就是在告诉我们桂林的山形态万千,数量多。女口:“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用“一幢幢”就比“许多”具体多了。“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中的“无数”、“各种”都是数量多少的具体反映

7、。“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阿里山的雾》一文,这句话中的“变化万千、万山苍翠”这两个数量描绘,写出了阿里山景致的变化莫测及神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仙李白在写庐山瀑布之时,用“三千尺”极言庐山瀑布从天而降的磅礴气势。其实,古人写诗在运用描绘数量这方面比我们现代人更显特色。哈哈,不信,请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数字运用得是多么的巧妙、得体,表情达意,淋漓尽致。四、指导学生描绘

8、声音作文中,有时为了写景状物的需要,抓住声音进行描写,能使我们所写的文章,平中见奇、锦上添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第一场雪》一文中,“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作者在前文用了不少的笔墨,着力描绘了一个令人称奇的水晶般的童话世界、太阳出来后的大地美景。可面对这么美妙的童话世界,总让人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但这个小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