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教师的教育研究要扎根在自己的土壤里

凌宗伟教师的教育研究要扎根在自己的土壤里

ID:41644297

大小:57.6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凌宗伟教师的教育研究要扎根在自己的土壤里_第1页
凌宗伟教师的教育研究要扎根在自己的土壤里_第2页
凌宗伟教师的教育研究要扎根在自己的土壤里_第3页
资源描述:

《凌宗伟教师的教育研究要扎根在自己的土壤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的教育研究要扎根在自己的土壤里By凌宗伟

2、2013年10月12日有人问我,“教师应该如何做教育研究?”我的回答是看看刘百川的《小学各科新教学之实际》、《初等教育研究集》、《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和《乡村教育实施记》等就明白了。在这些著作里,刘百川忠实地记录了他与同仁们的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实践;从这些著作里,我们会发现,教师和校长的教育研究当是扎根于学校土壤的,着眼于自身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研究要注意普遍联系我们所作的工作,虽然是教育工作,但是我们所讨论所研究的问题,不能仅以教育问题为限,诸般的社会问题,都直接间

3、接与教育问题发生关系,我们对于这些社会问题,都应当加以注意,万万不能仅注意到教育问题,而忘记其他。——刘百川在《乡村教育实施记》里,我们能够看到刘百川与乡民和儿童的交往,给他们讲故事,同他们玩游戏,与他们书信交往,一起挖渠,一起栽树,一起改厕,一起防盗,一起禁赌。在《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里,我们能看到他对教室黑板的高低、课桌的高矮、教室的采光、厕所的座位、图书的装订等等看似琐琐碎碎的小事的关注。在今天,这些琐琐碎碎的小事,我们恰恰很少有人去关注,或者说几乎是不屑于关注。然而这些又确确实实是教育必须关注的具体事件,是与

4、学生的生命生长息息相关的教育细节。在很多时候,教师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学科教学,做班主任的对能眼里看得更多一些,还有学生的成长。实际上,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每个教师所能参与其屮的,的确有限,但是,这些我们未曾充分认识的因素却都在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业进步。我对教师的教育研究持这样的观点,首先要有聚焦的东西,也就是研究的方向,但教师的眼里绝不能只有“聚焦”,还要有问题的背景。这个很容易理解,你教语文学科或者生物学科,你在研究语文学科的教学或生物学科的教学,甚或是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但是你在研究你聚焦的问题时,

5、一定不能只是就事论事,而应该把所聚焦的东西放到教育的大背景屮去,甚至放到社会的大背景屮去。这样,就能够把问题看得更清楚,把影响所研究问题的因素找得比较齐全,所能做的研究才可能更科学更正确。也或者可以说,教师的研究最起码要在课程意识或者学科教学的大框架下,紧密联系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环境,在“普遍联系”中思考研究。这种“普遍联系”,还体现在要用历史的角度来看待研究的问题。作为研究者,教师要弄清所研究的问题的前世今生,因为昨天、今天、明天,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弄清楚来龙去脉,对问题的把握才能更准确

6、、更清晰。所以,教师的研究要做到普遍联系,要有宏观视野!教育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工作的时候,对于目前的困难,自当毫不畏难去想法子、去求解决,更当深入到困难的里面去研究困难的原因,体验困难的情形,找出解决困难的方法。——刘百川经常有老师问,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其实,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是因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这些困难阻碍了教师本身的成长,也或者制约了学生学业的进步,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教育教学的行为和过程将要受到影响,教育的效果就要打折扣。也就是说,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为解决教育教学的现实生活屮遇到

7、的困难而做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教育、教学的困难所在,就是教师研究的方向所在。因为这些困难的解决与教师的切实生活密切联系,所以这些大概就是教师研究的原点和动力来源了。刘百川提醒,“但是有一点我们应当注意,就是我们置身在困难之中,不要为困难所范围住。如果为困难限制住了,我们的头脑便想不开。我们在埋头苦干当中,还要抬头细想,想的吋候,要作通盘的观察,免有偏见或受一部分事实所蒙蔽的事。”刘百川的这一段话,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如何提炼问题。教师的研究,最要紧的就是对研究问题“聚焦”,没有问题的提炼和聚焦,我们就没有研究的方向和着

8、力点。但是,当下出现了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的情形。从刘百川的著作屮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教育研究方法最为重要的就是观察法、实验法和自我教育法。试想,如果所研究的课题与自己的教育生活相去甚远,那么又怎能冇切身的理解和感受,没有切身的理解和感受,又到哪里去获得驱动研究的力量和支撐,当然也就更难得到科学和正确的结论了。所以说,离开自己教育生活的所谓研究必然成为“无本Z木、无源Z水”。教育研究要基于现实基础我们在观察研究的时候,要目标与技术并重,理想和事实兼顾。不要离开目标和理想,偏重枝节的或零碎的技术问题,也不要离开事实

9、及技术而空谈目标及理想。——刘百川刘百川主张,教师的研允,要“先考虑我们有多少力量,能达到什么目标?那么我们的方针便是那么确定。”“先要考虑我们所确定的目标,于其他各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关系,不要只看到我们的本身。”更要弄明白“我们所拟达到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合理的具体的,不应当完全基于主观的或完全是假设的。”关于教育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