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整理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整理

ID:41645028

大小:143.8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29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整理_第1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整理_第2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整理_第3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整理_第4页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整理15沙微第一章我国居住区规划的演进与前瞻第一节概述一一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早在奴隶制社会,随着城市的形成,出现了最早的居住环境的组织形式。奴隶主为便于对奴隶的统治和征收赋税,实行了土地划分的“井田制”,即将土地划分为形如“井”字的棋盘式地块,其中央为公田,四周为私田和居住聚落,在确立土地所有关系的同时也由此确立了土地所有者的居住形式。殷周时期“一井”即为“一里”,是秦汉“闾里”的原型,“井HI制”的棋盘式和向心性的划分形式对我国古代城市的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到北宋仁宗时,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

2、单居住性坊里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和城市牛活方式的变化,原来的坊里组织形式被商业街和坊巷的形式所代替,城市中有很多常设的和定期的集市,坊墙为商店所代替,宵禁被取消,夜市纷列,住宅直接面向街巷,多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明清北京城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代表城市,虽然城市在总的规划布局、道路分工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由于牛产力发展相对缓慢,城市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没有较大的变化。18世纪后叶,西欧工业革命使以家庭经济为主导地位的旧城结构起了变化,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无计划地修建大量高密度廉价住宅,规模较大的住宅

3、区多形成联排式布局,居住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进人20世纪以后,在一些发达资木主义国家由于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使原有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渐渐不适应现代牛活和交通发展的需要,面积很小的居住区内很难为居民设置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儿童上学和居民采购日常必需品往往不得不穿越交通频繁的城市道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给居民生活带来很人的不便,同时由于道路交叉口过多也大大影响了车辆的通行能力和速度。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今后还将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第二节建国半个多

4、世纪以来居住区规划建设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住宅与居住区规划建设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的20年屮,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住宅与居住区规划建设突飞猛进,1979年至1995年间,全国新建城镇住宅面积达25.5亿讷,是前30年的4.5倍以上。建成了建筑面积在4万m?以上的居住区达四千多个,人民居住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住宅与居住区规划建设事业走过了一个摸索、发展、停滞到恢复与振兴发展的不平常历程。一.1950——1959年居住区建设改造与稳步发展时期规划的特点是:其一:在规则设计理论

5、上引进邻里单位、居住街坊和居住小理论和经验,区理论,单到减克用中形皮套法合中国物使规刘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其二:“节约用地、流站建设指导原购为“有利牛产,方限少古农出”,居住区与生产工生改放近配管建设,尤真在些重点工业城皮市仿区建了一批“工人村”。其一般布局比较家游中期3-4住宅层教由50年代初期的1~2层为主,4~5层为主,建筑层为主,发展到50年代末期的密度也随之增高。其三:规划组织结构形式50年代初期采用了邻里单位形式,如上海朝阳新村(图1-10)、北京复兴门外住宅区(图1-21)等,其特点是布局较自由住宅行列式布置均有较好朝

6、向,但空间单调,可识别性较差;公共设施简单,其布点也未能考虑居民出行路线,居民购物不便。20世纪50年代中期采用较多的是前苏联的周边式街坊形式。其四:建设体制实行“统投资、统一征地、统一规划、成街成片、统一建设、道说,并配有充备设施的新观居住区统一管理”的统建制,推进了的形成。总Z,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勇于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居住区规划思想、体制、理论和方法体系,在规划建设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为居住区规划建设的进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1960—1979年居住区建设停滞及恢复时期特点是:其一:60年

7、代初,从理论上探讨了如何创造安静、优美、生活方便的居住区,并且在提高建筑密度、继承传统方面也有不少见解,对当时的居住区规划建设起到一点的指导作用。其二:60年代中期以后,住宅建设采市建设无章可循,统建体制完全解体,住宅建设采取的是“见缝插针”、““占用少量零星农田或城市边角地”等挖掘潜力的方针,因而出现散、舌L、差的局面,同时受到“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等极左思想的影响,提倡“干打垒精神”。在这一时期建造的居住区,住宅一-般是公用厨、厕,内、外装修简陋;公共配套设施稀少;建筑艺术被否定,住宅布置均采用简单的行列式,单纯从

8、方便简化施工出发,居住环境质量低下,早已不能适应人民生活需要,如今大多已成危房,被陆续拆除。其三:70年代后期,由于调整整顿、拨乱反正,住宅及居住区规划建设有所复苏,在一些受到特殊保护的重点工业企业、三线地区的生活区规划建设中,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