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

[历史]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

ID:41652697

大小:16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29

[历史]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_第1页
[历史]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_第2页
[历史]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_第3页
[历史]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_第4页
[历史]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班级__________座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①社会发生巨变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④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确切地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首次()。A、文化革命运动B、社会变革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学术交流运动3、孔子、孟子的共同主张是()。A、用“仁政”治国安邦B、唯物主义观点C、重视百姓的疾苦D、实行民主政治4、下列

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中,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是()。①“无为”②“仁政”③“法治”A、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5、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A、儒家‘民重君轻“思想的影响B、抗清斗争的高涨C、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D、商品经济的发展6、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7、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3、其进步意义是()。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私有制C、倡导民主自由D、反对中央集权8、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理念的根本原因是A、总结欧美列强的成功经验B、明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成长D、民众普遍重视工商业9、下面是某电影中唐太宗卧室的场景,其中合乎历史真实的是()。①他用毛笔书写诏令②墙上挂着宝剑和火枪③墙角放着一个古色古香的青铜器真品④桌上摆着翻开的《三国演义》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0、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依据古代科技

4、史知识判断,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先进文明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西方近代科学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D、阿拉伯人、法兰克人照搬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11、与绘画艺术无关的成语是()。A、杯弓蛇影B、胸有成竹C、双管齐下D、得心应手191、要从《诗经》中更多地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阅读其中的()。A、风B、大雅C、小雅D、颂12、“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5、,空悲切。”该词作的艺术风格属于()。A、婉约派B、豪放派C、田园派D、花间派1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把这份恰如其分的评价给予了()。A、《水浒传》B、《西游记》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14、促使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不断传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新的政治力量的出现B、民族危机不断出现C、对西学的认识不断加深D、洋务运动的失败15、近代中国被喻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A、魏源B、林则徐C、康有为D、梁启超16、引发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

6、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戊戌变法的影响C、辛亥革命的失败D、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17、陈独秀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和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A、民主和科学B、新道德和新文学C、美国和法国革命D、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18、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这主要是指()。A、近代政治变革缺乏民众参与B、政府党和在野党之间争斗激烈C、中国人民缺乏革命的觉悟D、

7、中国缺乏资本主义政治体制19、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是()。A、胡适B、鲁迅C、李大钊D、陈独秀20、毛泽东认为“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B、十月革命后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C、十月革命让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暴力革命的重要性D、中国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中得到了锻炼21、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粹主义22、

8、孙中山将解决土地问题引入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最早是在()。A、兴中会时期B、同盟会时期C、武昌起义时期D、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23、1918年元旦孙中山在《民国日报》的社论中说:“吾人对于此近邻(俄国)的大改革,不胜其希望也。”这表明()。A、十月革命引起中国阶级关系的变化B、资产阶级革命阵营发生了变化C、孙中山对十月革命表示真挚的欢迎D、孙中山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思想24、下列文献中,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是()。A、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B、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C、中共八大会议的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