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定位报告5

对标定位报告5

ID:41655052

大小:56.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对标定位报告5_第1页
对标定位报告5_第2页
对标定位报告5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标定位报告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提升”对标定位报告当前,我校响应上级号召,正在积极开展“三提升”活动,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门艺术性科学。我作为学校的一名徳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背景卜•小学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勇丁•面对挑战,努力探索,联系工作实际,从工作求稳、效率求全入手,结合“三提升”活动要求,谋划长远定位和阶段性口标,来使工作能力,工作标准,工作效率三方面向一流水平,更高层看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祖国建设栋梁之才一、现状评估现状一:重“智”轻“德”。现状二:课程的育人功效被忽视。现状三:德育重管理,轻人格

2、养成。现状四: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现状五:家校结合工作显得-I•分薄弱。二、存在问题差距1、对于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认识到徳冇教育的重耍作用不难,难在真止从行动上重视起來。学校犬天讲耍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大力抓好索质教育。而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以减少德育课程、挤占德育教育吋间为代价。有些学校迫于社会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彖,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使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耍,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然是一种不争的事实。2、无论是小学的《品德与

3、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都没有发挥出它们实施德育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3、德育的木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蜩造人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明显的不足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网中,不出乱了即可。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FI趋萎缩。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

4、新问题。无疑,学校徳冇理应作出回应。然而,由于徳冇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徳冇内容显得陈III、单薄,不足以解释当而复朵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5、大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单亲家庭、隔代看管、留守、寄养等情况也较有存在,家校联系、家庭教育这一块薄弱。三、争创目标1、建全考核制度,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充分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2、加强中小学德育内容的相互衔接,使德育教育由近及远、由

5、低到高、由浅入深、分层次推进。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渗透到齐学科教学以及齐项活动Z中。4、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5、进一步加大家校协作的力度。四、推进措施1、学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应以全而实施以徳冇为核心的素质教冇为着力点。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止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索质教育,必然要求学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屮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智育和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健康人生观的可塑时期。学校理应在学生思想品

6、徳成型阶段担当重任。应建全考核制度,扭转“唯智倾向”,构筑“道德长城”,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把培育“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这便是改进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2、首先,根据《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上升。分阶段、分年级地确定教育重点,阶梯式地、连续地实施教育,形成徳冇的纵向系列,从而使各项教冇内容互相渗透冇机结合。使各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其次,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大校本培训力度,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和詁德发展规律,落实相应的教育内容。通过对小学德育内容的规划,形

7、成特色鲜明的小学徳育教育体系。我们的教冇工作者耍加强小学徳冇内容的相互衔接工作,努力开创新世纪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新局面。3、各学科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上,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好教材中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注重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屮真正体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这一宗旨。让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参与,真止实现每一个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设想。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德育教育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让学生以积极向上、乐观的的态度来认识周围的人和事,在活动屮表现出有坚韧的意志、良好的道德品德、良好的

8、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只冇这样,学生长大以后才会挺起胸膛去而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处理好人与人Z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4、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