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ID:41655090

大小:55.3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_第1页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_第2页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武汉市乡村旅游业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如吴卫东(2008)提出武汉市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依然存在地域和类型不平衡、政府规范不够、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探讨了武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创新研究。凌莎(2008)从武汉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入手,对武汉市乡村旅游的形象设计与推广上进行规划。王洪蕾(2011)运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根据这些分析,捉出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优化交通格局、构建城乡网络,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培养,健全管理机制等发展建议。杨轶(2010)以武汉市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武汉

2、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曹巧红(2012)以武汉为案例地区,从地理学的空间结构视角研究武汉市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乡村旅游点的分布规律和旅游产品空间结构等。吴卫东.武汉市乡村旅游发展创新研究[J]•人文博览(理论),2008(7).凌莎.武汉市乡村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J]・知识经济,2008(2).王洪蕾,胡道华,赵阳.武汉市乡村旅游SWOT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4).杨轶.武汉市乡村旅游市场调查及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0(21).曹巧红.武汉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及市场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3、012.1.3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现状1.3.1共生理论概述"共生”(Symbiosis)—词来源于希腊语,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在1879年提岀,他指岀“共生是一起生活,即不同种屈的生物按某种物质永久性的联系”。因为共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所以很多生物学家在共生进化研究方面贡献比较突出(如:范明特(Famintim,1835-1981).科斯基(Korskii,1955-1921)),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共生”的思想和概念逐步引入到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甚至政治学当中。共生理论研究的深入化

4、和广泛化为各个淫科捉供了新的观点和开辟了新的认识通道,共生理论最早引入到经济学科是在1998年,我国管理工程学博士袁纯清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小型经济,认为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学范畴的共生是指经济主体之间连续性的物质联系。同吋提出: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共生不仅是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可塑状态;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的本质是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共生的要索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其屮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条件

5、,共生关系是关键。1.3.2共生理论在乡村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共生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旅游研究中得到较快发展。吴泓,顾朝林(2004)较早的从共生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分析了淮海经济区区域背景和旅游竞合条件,对跨行政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林韩芳(2006)基于共生理论对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动力循环机制模型,并以新疆南疆五地州旅游资源整合的现象为例,从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品牌形象、客源市场五个方面分析了促使五地州政府及旅游企业

6、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的驱动因素;邹统钎(2006)从共生理论入手,将乡村旅游口的地当地经营者及外来经营者纳入共生单元范畴,基于共生理论研究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Z“经营者共生”战略并结合北京怀柔区北宅村的情况,以鹅和鸭农庄为例,对“分工共生”和“合作共生”两种经营者共生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共生机制。欧阳勇锋(2009)提出乡村旅游规划的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强调规划应维系乡村景观格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保障村屯聚落人文肌理的连续性,实现农村生产、生活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并以南宁市伶俐镇泳口坡乡村旅游规划总体布局及景点设计为例,

7、阐述了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弓志刚(2011)把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共生系统,从共生的视角对乡村旅游产业链概念进行再认识,得出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共生互利性、口组织性、共演化性、I办同性等系统特征,在分析乡村旅游产业链共生模式演化阶段及其特征基砒匕提出构建山西省乡村旅游产业链共生系统的3种途径:横向产业链共生一一寻求共生合作组织、纵向产业链共生——链条一体化、乡村旅游价值链共生一—文化共生链。许辉春(2012)概述了旅游产业集群共生的基木要素和类型,重点分析了儿种常见的共生模式,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包括产生

8、机制、发展机制、风险机制以及判断机制,捉出旅游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提的策略;张庆(2013)提出通过推动推进两岸四地旅游管理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