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牧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牧童》

ID:41663561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牧童》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牧童》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牧童》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牧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出“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3.通过看诠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通过古诗句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2.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的快乐,回顾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童年是

2、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许多多美好的趣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首与童年有关的古诗词,看看从中能读出什么。板书课题。(二)介绍诗人,了解诗人。  1、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

3、仙。2、引导学生了解另外两位诗人辛弃疾、杨万里生平。(三)初读古诗,想象画面1、自由朗读《牧童》这首古诗,注意“蓑”的读音。2、出示《牧童》这首古诗,根据断句再读古诗。指名诵读(大屏幕出示古诗)①生读。读后评价②多种形式读(评读,赛读,合作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3、再次诵读全诗,想象一下,在《牧童》这首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交流学生的想象。(四)品读古诗,领悟诗意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学习。生自由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悟诗情。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大屏幕)(1)哪个小组

4、来汇报一下你们学习的结果?(相机理解“六七里”“三四声”)(2)不错,同学们的理解很到位。是呀,在这辽阔的田野上,时断时续的传来了几声牧童的笛声,让人感到是那么的悠扬悦耳,轻松舒适。读了这句诗,你们感受到什么?(生自由谈感受)(3)同学们的感受真深刻,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4)让我们再来学习下一句,哪个小组来汇报?出示:“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大屏幕)交流学生的学习感受(1)你们理解的也非常到位,那读了这句同学们又有什么感受呢?(我感受到牧童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我感受到牧童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2)你能带着自己的

5、感受读一读吗?(3)是啊!吃饱饭后,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下的草地里休息了,多么惬意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4)同学们,这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5)那如果你就是那个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说什么做什么呢?(学生交流)(6)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那么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诗人内心世界对这个远离喧嚣安然的生活状态的向往。)(7)让我们带着感受再来齐读一遍这首诗(生读)(四)总结学法,增强能力。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小组了解诗意——谈感受体会——感悟诗境感情的方法学习了

6、牧童。下节课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舟过安仁》。(五)拓展活动,展示自我。1、你还知道那些描述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2、学生自由展示自己收集的描述儿童生活的诗。3、学生有可能展示的描述儿童生活的诗如下:《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7、,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六)板书设计5、古诗词三首《牧童》无忧无虑安然自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