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周考五试题

初三语文周考五试题

ID:41664297

大小:86.7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29

初三语文周考五试题_第1页
初三语文周考五试题_第2页
初三语文周考五试题_第3页
初三语文周考五试题_第4页
初三语文周考五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周考五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下学期语文水平测试一、积累与运用(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Q)悠(ydu)闲诘(jiQ)问蹒(pdn)跚B.滞(zhi)笨匀称(chen).Ft:壑(hQ)蟠(pdn)龙C.翩(pian)然两栖(qi)琐屑(xie)濒(pin)临D.阡(qian)陌曦(xl)月陋(山)室农谚(yan)2、伫立旷野,苍qid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u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

2、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1)给加点的宇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伫()立苍qiong()yun()含亘()古3•下列句子屮,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D

3、.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望岳》一一杜甫一一唐代——《杜少陵集》B.《大道之行也》——《礼记》——春秋——孔子C.《核舟记》一一张潮一一明代——《虞初新志》D.《爱说》一一周敦颐一一北宋——《周元公集》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说”是古代-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其口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A.“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

4、陶渊明的《桃屁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B.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C.《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二、古诗填空(28分)1.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2.杜甫在《望岳》屮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3.杜甫的《春望》屮诗人感吋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

5、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4.杜甫的《春望》屮,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O5.《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6•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劝君惜取少年时”的诗句是:7.王绩在《野望》屮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O8.《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9•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屮,情景交融,充分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之情的句子是:,。10.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屮,形象地描绘

6、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了是:,。11・崔颖在《黄鹤楼》一诗小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旬子是:12・崔颖在《黄鹤楼》一诗屮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O13.《桃花源记》屮,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是:,14.《爱莲说》屮,借莲的形象来写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是:,。三、综合性学习(6分)1、古今战争知多少(1)、在人类的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重大的战争?列举两个例子。(2分)(2)、写出描写战争的诗词一句。(1分)(3)、写出两个关于战争的成语。(2分)

7、(4)、写出一条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1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6分)(-)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8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屮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吋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1.解释下面

8、句屮加点的词。(2分)①便要还家②乃不知有汉••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自云先世避秦吋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译文:2.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屮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4分)答:(-)(8分)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I人I(W: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