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改革插上翅膀—论文

创新为改革插上翅膀—论文

ID:41668546

大小:57.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9

创新为改革插上翅膀—论文_第1页
创新为改革插上翅膀—论文_第2页
创新为改革插上翅膀—论文_第3页
创新为改革插上翅膀—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创新为改革插上翅膀—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为改革插上翅膀—改革创新梦中国的改革已经有30多年的历程,今年己经是2015年,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也都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三十年来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没有完全解决人民最迫切的愿望。特别是有些领导者完全盲目照搬西方的一些方

2、式与规则,这是对改革的一种浸蚀,是对改革的重大伤害。我们对改革当中关于创新的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并提出解决方案。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不容易,第一,创新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岀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无不是诉说着一个“变”字;第二,创新意味着付岀,因为惯性作用,没有外力是不可能有改变的,这个外力就是创新者的付出;第三,创新意味着风险,从来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创新的

3、付出却可能收获一份失败的回报。创新确实不容易,所以总是在创新前面加上“积极”、“勇于”、“大胆”之类的形容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泽民同志总结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屮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

4、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改革其实也是创新,改革中创新的成败是改革能否成功的重大影响因素。中国古代也有•些在改革中创新而获得成功的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改革可追溯到公元前361年,当时,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六国卑秦,不与之盟”,当吋秦被称为西戎。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便开始了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重视农业发展。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

5、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案例:北宋立国后,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收归行政权、财权、军权,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维护中央集权;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宋初,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但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口宋真宗时起,朝廷关于官员致仕的诏令FI见增多,至宋仁宗时,更是三令五中。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兀员”)。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

6、了庞大的军事休系;同时为了防]上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兀兵”)。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拈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兀费”。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治平四年(1067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槊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遂起用王安石,准备改革。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宰相),正式开始变法。王安石着重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菲常关注人才

7、的选拔。变法一开始就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因为神宗非常信任王安石,变法才得以继续。随着变法逐渐的深入,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发生动摇。同年四丿J,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亦向仁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o宋仁宗对变法产生怀疑,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使变法遭受重挫。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儿乎全被废掉,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元年(1086年),王安石病逝于钟山。王安石变法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从

8、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屮,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