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氧吹炼技术在冶炼系统的实践研究

富氧吹炼技术在冶炼系统的实践研究

ID:41669154

大小:56.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9

富氧吹炼技术在冶炼系统的实践研究_第1页
富氧吹炼技术在冶炼系统的实践研究_第2页
富氧吹炼技术在冶炼系统的实践研究_第3页
富氧吹炼技术在冶炼系统的实践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富氧吹炼技术在冶炼系统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富氧吹炼技术在冶炼系统的实践研究冨氧吹炼技术在冶炼系统的实践研究富氧吹炼对冶炼厂来说还是新鲜事物,所以试车的安全性非常重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使转炉操作人员认清富氧吹炼的意义,懂得富氧中的不安全因素,学会标准的操作规程和开、停车顺序,可为试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但将富氧吹炼具体应用到炼银转炉生产,还需要不断摸索,需要炉长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摸索出一套最佳的操作方法。下面以冶炼厂实践为例。1•试车数据6月18日试车后,由于氧气站用400m3制氧机供氧气,供应不足,所以暂时停止。6月24H,公司购进液氧后,氧气供应充足,开始以24%浓度富氧,

2、氧气流量650m3/ho7月2日,只在白班实施富氧,并根据电炉冰铜面、转炉炉况具体确定是否富氧。7月6日,氧气浓度提高到25%,流量750m3/ho为获取数据,冶炼厂技术人员对10个班、12个炉次进行了跟踪。因为受电炉冰铜面、转炉炉况的影响,以及操作条件的区别,现将24%-25%富氧浓度时的生产操作过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写实数据列举如下:(1)缩短吹炼造渣时间在转炉未采用富氧吹炼技术时,造一包渣大概需耍45分钟,而实施富氧吹炼后,造渣时间平均需要34钊A每包渣造渣时间减少了11钟,为转炉进料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见放渣时间对照表(表l)

3、o(2)增加进料量6月18H-7月28日,电炉冰铜面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除去炉况不佳和提前进料的特殊情况,富氧期间富氧吹炼班次和未富氧班次进料量对照表(见表2、表3)。由于富氧的加入,使温度提升的速度加快,缩短了吹炼时间,为增加进料量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进料量由未富氧的两台炉13.2包热料、9.1包冷料增加到了14.8包热料、10.7包冷料。实施富氧吹炼后进料量热料增加了12.1%,冷料增加了17.6%,热料和冷料量都有明显提高,为增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烟气S02浓度变化。受监测位置和环境影响,在富氧期间只做了4次采样分析。数据

4、如下页表4。硫酸报表显示,未富氧吋烟气S02浓度一-般在3・5%-4%,富氧后烟气浓度有所增加,最高时增加1%。2.相关经济分析由于受转炉炉况和电炉的影响,如凉炉子提温慢、热炉子提温快;炉子吹炼途中漏炉需要换新炉了;上班进料过多,操作不当,岀炉时间延长,导致下班开风晚等原因,都导致富氧吹炼效果不明显,现选择富氧实施效果比较明显,除去吃德国高冰鎳和烟灰的班次,与同时期未富氧的班次产量进行对比,以计算在试车期间富氧浓度在24%—25%时产量提高的平均值。富氧班次产量(见表5)。同一吋间段内未富氧班次产量(见表6)。对照可看出,在低冰錄品

5、位变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富氧的产量比不用富氧的产量增加了(9.21-8.21)/8.21=12.2%,可见富氧吹炼对产量的增加确实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经济分析如下:(1)每班耗氧量约为5000m3,5000/800X1500=9375元(2)每班产量增加1吨,可减少高冰银电单耗(800X84-8.21)一(800X8H-9.21)=85kwh/吨,则每班可节约电能85X9.21X0.5=391元(3)以7月份为例,转炉用砖消耗量为120吨,镁砖单耗为120/1196.776=0.1吨/吨,富氧每班增加镁砖消耗为0.1X1.67X98

6、00=1636元。(1)按照电解镰价格150000元计算,高冰镰比价为88%,则富氧吹炼平均每班增加产值1X150000X88%二132000元。(2)高冰镰生产成本约为110000元/吨金属量,则富氧每班增加的经济效益为:132000-110000-1636-9375+391二11380元。据此计算,富氧项目投资200万元,按目前的富氧模式175个班次,约6个月即可收回投资。(烟气S02浓度提高取得的经济效益不在计算之内)。2.富氧吹炼操作技术控制目前富氧系统存在一个设计缺陷,氧气供应不是一对一单独控制,这对两台炉生产的富氧操作带

7、来一定难度。富氧吹炼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以下儿点:(1)进一步提高操作工的富氧吹炼意识。(2)严格控制吹炼温度,冷料和石英要及时加入,使温度处于适宜生产的范围。(3)由于每台炉氧气不能单独控制,两台炉开风时间有先后,有时凉炉子和热炉子吹炼温度提升差距大,富氧后会造成其中一台温度提升过快,这就要求调整单台炉送风量,温度高的少送,温度低的多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协调关系。(4)一定要找好吹炼角度,何种角度才适合生产,何种角度适合正常熔炼、何种角度适合升温及何种角度适合进行筛炉等。(5)控制吹炼风压,保持在0.65Mpa左右,既可满足熔

8、炼需要,乂减少了喷溅损失。(6)进一步对富氧经验进行总结推广,使炉长的操作水平有一个整体提高。结论综上所述,在富氧浓度24%-25%,流量650-750m3/h时,转炉造渣吋间缩短了11分钟;进料量热料提高了12.1%,冷料提高了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