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学概论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

美育学概论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

ID:41676996

大小:74.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9

美育学概论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_第1页
美育学概论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_第2页
美育学概论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_第3页
美育学概论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_第4页
美育学概论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育学概论自考专升本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育学历史18世纪德国哲学家提出创立专门研究人的感性认识的学科。1793年,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以书信体形式写成了《美育书简》,他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美育的性质、功能和意义,是最早全面提出美育理论的著作。在中国,从周代开始就产生了文武兼备的教育思想,周成王有所谓“文武俱行,威德乃成”的思想,东周出现了“六艺”教育,包含了如今所说的德、智、体、美等教育因素,其中'‘乐和书”不同程度的包含着美育思想。荀子明确指出了乐教的作用:''夫声乐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从历史上看,重视审美的教化功能、情感泄导功能和怡情养性功能,把艺术活动与生活的乐趣、人生境界的升华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求教育内容中应包含文

2、艺的修养等等,是我国古代的人文传统。在西方,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与灿烂辉煌的古典艺术创造相适应,美育是当时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对美育有过较深刻的论述,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曾提出"寓教于乐”的重要命题。现代意义上的美育理论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兴起后才形成的。18世纪以后,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发展迅速,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力量,社会分工细化,劳动和教育也专门化。因此,人的某些理智潜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人的生存方式更多的受理性规范的支配。但是,人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整体,单方面的理性教育和理性发展必然会导致人性的扭曲和人格的分裂。现代美育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

3、出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保持人的感性自发性和活泼的原创性,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个体在感知、情感、想象、无意识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成了工业发达国家美育学理论的价值基点。我国美育学现状:“美育"(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在20世纪初从西语中译出,并从席勒的美育理论一起一起被译到我国的。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1906年)、蔡元培的《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1917年)等论文,都把美育界定为情感的教育,并且把美育与德、智、体一起作为全面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强调美育对于培养完整人格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五四”前后不少学者论述美育的性质和功能时,特别强调其

4、陶冶性情和道德内华的意义。美,狭义即“优美",广义包括: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蔡元培指出:“优美”的教育能使人超越利害关系,而且“崇宏之美”能破“利害得丧之见”,“悲剧之美”能破“吾人贪恋幸福之思想","滑稽之美”有讽刺作用等,蔡元培还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儿童不同年龄阶段,采用不同审美形态的教育,此外,蔡元培还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了美育的实施方法,开启了我国美育方法论的先河。综上所述,20世纪前半期我国美育理论研究显示了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和实践精神,虽无大部头的美育专著,但对美育的性质、地位、功能、形态、范围、方法都有所涉及。形成了以美育功能为主干的美育理论框架。建国以后,

5、从80年代开始,美育理论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建国前相比,有如下特点:1、自觉的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美育理论的哲学基础,着力阐述美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方面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一些论者还把美育的倡导和研究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强调美育在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方面所能起的作用。2、美育理论趋于系统化,出现了一批概述美育基本理论的著作。这些著作各有特色,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以美育本体论、美育功能论、美育过程论、美育实施论、美育方法论等几个方面构成美育理论的基本框架。本体论:美育的性质和特征从不同角度的到阐发,其中美育是''

6、情感教育”或''审美情感教育”的界说比较普遍。功能论从两个方面展开(特殊功能:体现在促进人的审美发展方面;一般功能:体现在对道德发展、智力发展、体质发展等的促进作用上)。过程论主要阐述美育的手段、途径和美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论主要从美育材料的范围和美育实施范围展开,前者包括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后者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方法论探讨美育活动的方法论原则。综上,使我国的美育理论向深、广两个纬度伸展,并形成了偏重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培养、偏重美育与德育相联系的民族特色。3、各类专题研究的兴起不仅把美育理论研究引向深入,而且也强化了理论的应用性。4、拓宽了美育研究领域

7、,丰富了研究方法。不足之处如下:对美育的审美育人特征、特殊规律、特殊任务和方法等问题的研究欠深度,美育理论与我国当前的美育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美育和德育的关系是美育基础理论的难题之一,注重美育和德育的联系是我国美育理论和实践的传统和特色。从理论上讲,两者确实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提高人格素质、滋养高尚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两者有殊途同归、互助互补之功;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把美育简单的归属于德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或德育的手段,就势必忽视美育本身不可替代的审美育人的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