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探究

黔南州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探究

ID:41682708

大小:56.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9

黔南州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探究_第1页
黔南州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探究_第2页
黔南州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探究_第3页
黔南州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探究_第4页
黔南州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黔南州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黔南州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探究摘要:为准确鉴定黔南州自育烤烟品系特征特性,为黔南州烤烟品种的审(认)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云烟85为对照,对8个黔南州自育烤烟品种(系)的主要生育期、田间农艺性状、抗病性及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A-2的农艺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产值最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福烟2号和福烟3号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以上3个品种比较适合在该区域种植。关键词:烤烟;品种;比较研究;黔南州中图分类号:S156.4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6.032品种是决定烤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

2、烤烟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为20%〜35%,对品质的贡献率为50%[3-4]o然而,品种潜力的发挥与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其产质量有很大区别[5]。因而,针对贵州烤烟种植区域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选育适合当地的优良烤烟品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是解决主栽品种单一问题,提高烤烟生产水平,彰显贵州烤烟烟叶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6]。黔南州的大部分烤烟种植区域属黔中烟区,是贵州五大生态烟区之一[7],对贵州烤烟生产的贡献巨大。然而,常年主栽烤烟品种单一,缺乏适合当地特殊气候特征的烤烟品种,一直是黔南州烤烟快速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本研究以云烟85为对照,对黔南州选育的8个

3、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为选育黔南州特色烤烟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及其基本情况在瓮安县天文镇乌江村手巾坝组,选择地面平整,土壤肥力均匀,肥力水平中等的旱作且无病史的土壤开展试验,于5月10日移栽。1.2供试品种(系)1.3试验方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3行区,行距1m,株距0.6m,小区计产面积为30.6m2(每小区第一株和最后一株,不参与计产、计值);每个品种每个重复51株;区组和小区设置为长方形,试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3小结与讨论(2)针对主要病害的抗性而言,所有参试品种对烟草根茎性病害(青枯病和黑胫病)

4、抗性好,对气候斑点病、赤星病抗性较好;福烟3号和对照云烟85对病毒病的抗性最好,其次是QN-1。(3)就各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而言,福烟3号、福烟2号和WA-2产量和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另外,WA-2的上等烟率最高,其余参试品种的上等烟率均低于对照;福烟3号、福烟2号、玉水3号、玉水4号中等烟率均高于对照,其余参试品种的中等烟率均低于对照。综上所述,根据当前贵州烤烟生产现状及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的需求[8-9],结合烟农的种烟效益分析可知,2010年在黔南州瓮安县参试的8个烤烟新品种(系)中,WA-2综合表现最佳,福烟2号、福烟3号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以上3个品种比较适合在该区域种植

5、。由于今年气候因素异常,尤其是降水量等与常年平均值相差巨大,而水肥对烟草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以及产量有很大影响[10-12]o因此,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之前,还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其余品种(系)有待进一步改良。参考文献:[1]佟道儒.烟草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2]艾树理.我国烤烟育种进展与问题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1999(1):44-46.[3]罗成刚,蒋予恩,王元英,等.烤烟新品种中烟103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5):1-5,10.[1]王元英.关于我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的探讨[C]//王元英.烟草遗传育种论文集.北京:

6、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肖金香,刘正和,王燕,等.气候生态因素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植烟措施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4):158-160.[3]舒明信,杨显志,马敏伦,等.特色烤烟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3):170-171.[4]任竹,张刚领,张方现,等.贵州不同生态烟区烤烟质量状况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10):51-54.[5]陈卫东,李智勇,李继新,等.初论贵州特色烟——“山地醇甜香”和“山地清甜香”[J].贵州烟草科学,2010(1):1-5.[6]宫长荣,于建军.烟草原料初加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7、社,1993:7-46.[7]李敏,杨天旭,严锦申,等.烟草水肥耦合的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0(4):96-98.[1]刘建军,符云鹏,张常兴,等.氮肥基追比对烤烟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4):74-77.[2]高家合,高继雄,李梅云,等.有机肥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31-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