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知识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知识总结

ID:41684348

大小:72.6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9

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知识总结_第1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知识总结_第2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知识总结_第3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知识总结_第4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知识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知识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白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H然增长率二出生率一死亡率。2、人口增长有哪几种模式及特点?高■丽低齐低•高人口增七模式的转变根本原凶是:生产力的琢y.低•低•低Y/出生率高死亡率匸卷堆K率低人口增反特徉增长覆慢传统型高低高增长述速现代型低低低增长皱慢«*■渡■1(人口■KanaxHtTB①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F1前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③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H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

2、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3、人口迁移的概念—•段吋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空间移位: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时间限度: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一年)4、人口迁移的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19世纪以HIJ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从旧大陆到新人陆从已知开发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二战后迁入地经济发展中国家拉「美洲、发展快;石流向发达国亚洲、非洲汕输出国招家;定居移到西欧、北募大量外籍民减少,短美、西亚、劳工期流动人口增加北非内人口

3、彌影响因素点滾向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躇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纟匪只的迁^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80年代中期后国家改革开敌政棗自发田多由内地迁往东南部沿海城市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5、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迁出地:①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②但也造成人才流失,劳动力短缺,不利于经济发展③加强与外界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交流,利于经济发展。迁入地:①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②加剧人地孑盾,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③但也带來交通拥挤、居住因难、治安混乱等问题。6、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

4、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住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7、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虚数)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2、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原因和特点名称占地比重区位特点原因住宅区是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分布在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之间方便人们工作和休闲商业区占用城市用地面報的一小部分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交通便利,人口密隼工业区占用城市用地的一部分分布在城

5、市外缘,交通干线附近减轻对市区坏境的污染;交通便利,土地租金低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4、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a、经济因素:地租(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2)交通的通达性:市中心通达度最鬲,租金最贵。从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会处通达度相对较高,租金较贵。OABC距市中心距离图2.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晞距离递减示意0A———-商业区AB——一-住宅区BC———-工业区b、历史原因:原有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区现状。C、社会原因:收入差异、知名度、种族和宗教。d、因素:政府引导或划分不同的功能区。e、自然因

6、索:土地的而积与形状、地形起伏程度与坡度大小、水文和气象条件等。5、城市等级按什么划分?城市人口规模(非农业人口)6、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城市间距离之间的关系尚低服务种类多少服务范围大小城市数目少多城市间距近7、影响城市等级变化的因素a、资源b、交通c、地理位置d、政策8、城市合理布局(主要是出来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a、居住区和工业区Z间要冇便捷的交通b、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城市河流的下游的远郊地区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C、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要有适当的卫工防护带9、城市化的概念r

7、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人,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10>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拉力和推力)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11.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及问题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特点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缓慢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加速阶段30%~70%,迅速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水平较高出现郊区城市化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后期阶段70%以上缓慢,甚至停滞城市化

8、水平高,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