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xx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ID:41686825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30

xx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_第1页
xx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_第2页
xx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_第3页
xx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_第4页
xx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资料:_________xx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页共5页xx年高考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易错知识点总结、NaO和NaO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因此混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仍为:。、NaCO3溶液和盐酸反应,滴加顺序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碳酸钠滴加到盐酸中,发生反应:NaCO3+HCl=NaCl+CO↑+HO,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NaCO3+HCl=NaCl+NaHCO3,NaHCO3+

2、HCl=NaCl+CO↑+HO。当n((HCl):n(NaCO3)时,不同的滴加顺序产生的气体体积不相同。标准状况下,0mL含有0.0molNaCO3的溶液和00mL0.0mol/L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在约为4mL与0之间都是可能的。3、在空气中直接加热MgCl·6HO晶体,由于镁离子的水解,可能生成Mg(OH)Cl或MgO。若要得到无水MgCl,则需要在HCl氛围中加热将0.0mol①NaO②NaO③NaCO3④NaCl分别加入00mL蒸馏水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生成0.00mol的NaOH,碳酸钠发生水解:CO3-+HOHCO3-+OH-,使溶液中阴离子大于0.0m

3、ol,NaCl溶液中的Cl-为0.0mol,因此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①=②③④。5、由Fe3++Cu=Cu++Fe+可知,氧化性:Fe3+Cu+,还原性:CuFe+。并不能得到铁单质,所以还原性(金属性)FeCu。6、新制氯水中存在Cl+HOHCl+HClO,酸性:HClHCO3HClOHCO3-,碳酸钠与HClO发生反应。7、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又能够除去混有的HCl,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8、HF、HCl、HBr、HI的酸性、还原性增强,热稳定性减弱。第4页共5页9、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硅酸钠是离子化合物,只能说溶质的化学式为NaSiO30、这里

4、利用的是SO的还原性,5SO+MnO4-+HO=5SO4-+Mn++4H+。、持续地将SO通入硝酸钡溶液中,产生BaSO4沉淀,3SO+3Ba++NO3-+HO=3BaSO4↓+NO↑+4H+;将CO通入氯化钙溶液中无沉淀,CaCO3溶于盐酸中。、实验室在固体加热时制氨气,不能用NH4NO3或(NH4)SO4和NaOH。这两种铵盐受热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可能产生爆炸,而NaOH碱性很强,会腐蚀玻璃,使试管破裂。3、碳和铜与浓硝酸反应,均以:4的比例反应。满足题目条件。4、molCl与足量的铁反应,只能生成FeCl3,转移的电子数为NA。在溶液中,铁过量时生成FeCl。5、电解

5、CuCl、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一次发生Fe3+→Fe+,Cu+→Cu,HO→H↑。始终不会析出Fe和Al。6、取a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中含有从稀硫酸中带来的水蒸气。7、根据反应中元素的价态变化,不难做出判断。8、红宝石是含有少量铬元素的刚玉(氧化铝)、珍珠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玛瑙和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钻石的成分是金刚石。9、为确认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CuSO4,应将试管里的液体加入到水中。0、C60以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uO发生置换反应(写写反应式)。第4页共5页、氮氧化物、氟氯烃会破

6、坏臭氧层,氮氧化物如NO会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O3等)。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地面上的臭氧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产生有毒的烟雾,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等都有很大的危害。、在铜铁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NO3),剩余金属一定有铜,再加入少量稀硫酸,又能构成“H++NO3-”强氧化性溶液,铜能继续反应,使金属质量减少,所以一定是mm。第4页共5页教育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