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9)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9)

ID:41693624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30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9)_第1页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9)_第2页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9)_第3页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9)_第4页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9)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水平。A.前习俗B.习俗C.后习俗D.社会契约2.“因材施教”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顺序性3.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A.思想政治教育B.法律教育C.性教育D.道德教育4.()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来研究学习的人。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托尔曼5.桑代克提出众多学习率,其中描述动机的是()。A.效果率B.准备率C.练

2、习率D.同化率6.斯金纳认为,()会导致反应的减少,但它只是间接地起作用,只是抑制而不是消除这种行为。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塑造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A.《大学》B.《中庸》C.《学记》D.《孟子》8.双轨制在()表现得非常典型。A.美国B.英国C.苏联D.中国9.()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A.皮亚杰B.科尔伯格C.杜威D.马斯洛10.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这遵循的是()。A.

3、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1.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本著作,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这本著作是()。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12.“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创造性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D.学会学习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6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________。14.

4、所保持的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公式、定理的记忆是________。15.语言是思维的________和物质________。16.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________和________。17.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________,第二部分讲________,第三部分讲________。18.托尔曼认为,学习的是能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形成一定的“________,这才是学习的实质。19.影响课堂管理的班级状况主要包括

5、________和________。20.现代学制从性质上看,分为________学制和________学制两种。21.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评价和________评价。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22.教育即是教学。2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24.强化25.遗传素质26.投射效应27.自我效能感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8.教师建构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有哪些?29.维果斯基认为,

6、推动人类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因素是什么?30.简述智力技能的特点。31.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32.简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33.试述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34.试述学习动机的作用。七、教育写作题(16分)35.请以“免费师范生政策之我见”为话题进行写作,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和尊重权威及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2.A[解析]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心理发展具有一定

7、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因材施教”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3.D[解析]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事实上,道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基础。4.A[解析]桑代克最初用小鸡做实验,早于巴甫洛夫的动物实验。5.B[解析]在桑代克体系中,动机被看作是一种在特定时刻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准备方式。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同他是否已做好准备有关,即桑代克所谓的“准备率”。6.C[解析]惩罚减少反应的发生,而正强化、负强化和塑造均导致行为的加强。7.B[解析]略8.B[解析

8、]美国实行单轨学制,苏联与中国为分支型学制。9.B[解析]科尔伯格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10.C[解桥]按照“教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