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历史初三二模

博山历史初三二模

ID:41717180

大小:89.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30

博山历史初三二模_第1页
博山历史初三二模_第2页
博山历史初三二模_第3页
博山历史初三二模_第4页
博山历史初三二模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山历史初三二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5分)第I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1.2.3.小明上网查阅资料时搜集到如下信息:他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指的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小明对屮国古代文字很感兴趣,他搜集到右面两张图片。图片上的文字对于研究哪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A.夏朝B.商朝C.战国D.秦朝某班级要开展一次“红军长征”专题探究活动,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遵义会议一一生死攸关转折点C.吴起镇会师一一长征胜利结束IMB

2、.四渡赤水一一打乱敌人的围剿计划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一红军被迫长征4.6.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抗日战争中,中国独立抗击了100多万日军,到抗战胜利时,日本230万海外派遣军屮有120万被牵制在屮国,中国战场消耗了日本全部战争开支340亿美元中的120亿,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9万多人。这说明抗日战争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屮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

3、装斗争的开始C.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西藏解放后,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已达2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的投入,党和政府Z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A.实现祖国完全统一B.打击分裂祖国的藏独分子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D.西藏在发展经济上有优先权7.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香港回归问题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最能说明的道理是A.中国综合国力的强人是香港顺利

4、回归的根木原因B.英国不愿意在香港问题上得罪中国C.中国人民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会妥协A.英国已经丧失了其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7.小明同学准备出版一期题为《大河流域一一人类文明摇篮》的黑板报,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选题的有①金字塔的国度②种姓制度的产生③《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④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8.《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脍炙入口的故事,均出自一部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A.《天方夜谭》B.《伊里亚特》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D.《奥德赛》10•“人是

5、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下列关于这段独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人髙于一切,肯定人的价值B.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是神权髙于一切C.说明了文艺复兴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D.作者颂扬人的力量,提倡人性的发展11.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应用推广B.铁路运输能力提髙C.火力发电的需求增加D

6、.煤炭出口贸易扩大12.下而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时间工人数量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2874200051937A.推翻了沙皇统治B.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C.实行了“五年计划”D.废除了农奴制13.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是指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优先发展重工业C.实行农业集体化D.实行新经济政策14.“为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

7、件下结成同盟。”下列哪个事件最能证明这一结论A.三国协约的建立B.1979年中美建交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1949年北约的成立15.地区冲突是威胁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地区冲突的典型事例是A.古巴导弹危机B.美国侵略越南C.科索沃战争D.苏联占领阿富汗第II卷(非选择题共35分)11.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场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內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

8、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说出这一事件是在怎么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展开的?它开展的目的又是什么?(3分)材料二:维新运动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