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宪法”意义考正

汉语“宪法”意义考正

ID:41717190

大小:56.2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30

汉语“宪法”意义考正_第1页
汉语“宪法”意义考正_第2页
汉语“宪法”意义考正_第3页
汉语“宪法”意义考正_第4页
汉语“宪法”意义考正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宪法”意义考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汉语“宪法”意义考正*汉语“宪法词,屮国古亦有之。但晚清以前,其故训罕见I,因而其词义或语义不甚明了。清末以降,时冇考释古语“宪法”的著述,H•不乏见解2,但多数考释者则深怀民族文化的情结,其动机在于力证中国古代已有类似现代意义上的宪法,因而不乏附会类比Z说3,最终未能明确古语“宪法”的真义。而今,中国法学界实用主义的学术追求,己导致古今学术传承的断裂,对法学语词木土渊源和原意的无暇或不屑考释°,致使对古语“宪法”的译释,多用简单的“以今释古之术”将其注解或翻译为“根木法”或“根木大法”。这种译释虽流传甚广,但因根据廣乏,一直

2、使人疑窦丛牛:。在笔者看來,它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中国古“宪法”语词的真实涵义。那么,在古代屮国“宪法”到底是何意?它作为一个语词或称谓,究竟指称什么?它使用于两千年的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无词义的变化?并且,古今“宪法”词义究竞有无同一性和渊源关系?对诸如此类问题,我们有必耍做出明确的解答。据此,本文拟对古汉语“宪法”的意义进行考证,以正古汉语“宪法”之义。一、“宪”字的古义汉语“宪法”一词首现春秋时期,晩于“宪”字出现数百年之久“宪法”是“宪”的一个衍生语词,自春秋战国始“宪法”与“宪”就其存于多种汉籍文体,衣至同现于某一汉籍篇章,但

3、后者较前者便用频繁和广泛。基于“宪”与“宪法”二词的渊源关系,我们要明了古汉语“宪法”的真止涵义,就必须从“宪”字或词的考察入手。(一)“宪”的本义今“宪”字古体即“憲”,在中国何时山何人所造,已不从考据。清末虽有论者说"憲,字造于仓颉”山,但可能属于推断。占“憲”字的使用最早见于周代中期5,汉语古籍对“宪”字本义的解释,最早见于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心部》曰:“憲,敏也。从心,从目,・作者汪太贤,木文初次发表于《现代法学》,2012年第6期。'中国古代,汉语字辞韵书和经史注疏对古“宪”的训注或释解众多,但据笔者考察,对“宪法

4、”一词的故训仅见《集韵》曰:“周礼悬法示人曰宪法。”2淸末考释古语“宪法”最具见解的是国学大师刘师培先生。他在1906年发表《宪法解》(后来收录于《刘屮叔遗书》中的《左食外集》内),理据充分,释解令人信服。但该文也重于释宪,对古“宪法”语词的用义及其变化鲜冇涉及。(参见刘光汉《宪法解》,《政艺通报》第1号,1906年2月8曰。民国时期,对中国古“宪法”的涵义冇卓见的是193()年代史学家陈汉章,他在《古冇宪法考》中对中国古代“宪法”的意涵冇详细的疏解,但同样对古“宪法”的用义无明确解释。(参见陈汉章《古冇宪法考》,《国立中央大学半月

5、刊》)第1卷第6期,1930年1月1日。)3在清末,附会之说最为典熨的当属立宪派人士汤寿潜。他所著的《宪法古义》一书可谓以今释古之作。该书在中国古制中寻求与西方宪法相似的内容,牵强附会甚明。严复曾对此有一议论可证“吾近丁街头,曾见《宪法古义》一书(1906年),意谓凡西人Z宪法,皆吾古先所已有者。大抵吾人本其爱国之意,每见外人好处,总不肯说此为吾国所无,而十三经、二十七史皆其傅会材料,名为尊我,实则大惑。”(严复《政治讲义》,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第125页。)在民国,史学家陈汉章可能最具有代农性,他在《古有宪法考》一文

6、开篇即说'‘淸末年,派五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法。谓古国自古无宪法,何其诞而自小也。盖大人患失而惑,如原伯鲁Z不说学,不学将落,能无乱乎。敬求好古,率由旧章,何足患文献Z不足证,作《古有宪法考》。”(参见陈汉章《古有宪法考》《国立中央大学半月刊》)第1卷第6期,1930年1月1日。)4当代也有少数学者致力于法学古今语词或术语的考辨,H其成绩显著。对汉语宪法古义的考辨最有代表性的著述,如钱大群先生的《“宪“义考略一兼说中国古代无宪政》一文,归纳出了中国古代“宪”的七种用义,并且揭示出中国古代汉籍语句中“宪法”的四种语义。(参见钱大群《'宪

7、’义考略一兼说屮国古代无宪政》,载《南京犬学学报》1984年第2期;或钱大群《中国法律史论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7-458页。)还如,胡锦光等学者■的《宪法词义探源》,总结出我国古籍中“宪”的十种含义:(1)法令、法度;(2)典范、榜样;(3)历法;(4)公布、揭示;(5)效力;(6)思虑;(7)方法;(8)弹劾;(9)司刑狱的中央、地方机构或者官员;(10)朝廷委驻各行省的高级官吏。在细索近代“宪法”Z源时,力证古今“宪法”Z别。(参见胡锦光等《宪法词义探源》,载《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5据记载“

8、宪”字最早于周代使用。清道光年间(1820-1830年)出土的西周《大盂鼎铭文》中有“令我唯即型宪于文王正徳”的记录。(参见郭沐若《大盂鼎铭释文》,载《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笫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1页。)害省声。”可见,要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