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及几何性质

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及几何性质

ID:41727868

大小:186.9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8-30

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及几何性质_第1页
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及几何性质_第2页
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及几何性质_第3页
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及几何性质_第4页
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及几何性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及几何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命题方向预测:(1)高考对椭圆的考查,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查椭圆的定义,与椭圆的焦点三角形结合,解决椭圆、三角形等相关问题;二是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结合椭圆的基本量Z间的关系,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三是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较多地考查离心率问题;四是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综合性较强,往往与向量结合,涉及方程组联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弦长问题、不等式等.(2)高考对双曲线的考查,主要考查以下儿个方面:一是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及双曲线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是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较多地考查离心率、渐近线问题;

2、三是考查双曲线与圆、椭圆或抛物线相结合的问题,综合性较强.(3)高考对抛物线的考查,主要考查以下儿个方面:一是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及抛物线的焦点,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是考查抛物线的儿何性质,较多地涉及准线、焦点、焦准距等;三是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过焦点的直线较多.选择题或填空题抛物线与椭圆、双曲线综合趋势较强,涉及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解答题增多.2.课本结论总结:1.椭圆的概念⑴文字形式:在平面内到两定点尽尺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或集合)叫椭圆.这两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⑵代数式形式:集合P二{M

3、il眄

4、+

5、M^

6、=2a}IE£

7、=2c.①若ci>c,则集合"为椭圆;②若a=c,则集合戶为线段;③若a2c,a2=b2+ca>0,b〉0,c>0图形yykAoc叨O无Fy标准方程X2y2——h——1(a>b>0)ertry2北2—7~—1(a>b〉0)er范围y

8、=2c(c2=a2-b2)离心率g(O,1

9、),其中c=ja2-b1通径2b2过焦点垂直于长轴的眩叫通径,其长为厶a1.双曲线的定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1)在平面内;(2)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一定值;(3)这一定值一定要小于两定点的距离.2.双曲线的儿何性质标准方程99xy(、,、p—2=1(白>o,”>o)ab22yxz.、r—卫=i(臼〉o,b>o)ab图形yZu\b2x[Fl、性质范围&a或泾一日,yGRjtGR,jW—日或y^a对称性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顶点A{—a,0),A2{a,0)A(0,—a),Az(0,a)渐近线亠bv=±~x・ay-±bx离心率e

10、=2,qW(1,+8),其中c=f+X实虚轴线段力虫叫作双曲线的实轴,它的长M血

11、=2臼;线段叫作双曲线的虚轴,它的长&&=2b;日叫作双曲线的实半轴长,b叫作双曲线的虚半轴长.a、b、c的关系臼>0,c>Z?>0)1.抛物线方程及其几何性质图形/zy1F丿*00k'7070//f标准方程2y二2px(p>0)y2=—2px(p>0)x2=2py(p>0)2x=—2py(p>0)顶点0(0,0)范围xMO,yeRxWO,y^Ry20,xeRyWO,xeR对称轴X轴y轴隹占八八八、、F/、f'°zzI2丿I2丿F(O,一抽I2)离心率e二1

12、准线方程2兀=匕2y=~2y=^2焦半径

13、MF

14、=x0+22兀0

15、MF=y044IMF

16、=£-223•名师二级结论:椭圆:一条规律椭圆焦点位置与#,b系数间的关系:给出椭圆方程一+==1时,椭圆的焦点在/轴上O/〃>“A0;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O0

17、离,且最大距离为a+c,最小距离为0_C.(2)求椭圆离心率e时,只要求出臼,b,c的一个齐次方程,再结合方2=/—/就可求得e(OVeVl).(3)求椭圆方程时,常用待定系数法,但首先耍判断是否为标准方程,判断的依据是:①中心是否在原点;②对称轴是否为坐标轴.双曲线:一条规律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o双曲线的离心率e=^2o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位置关系).两种方法(1)定义法:由题目条件判断出动点轨迹是双曲线,由双曲线定义,确定2日、2Z?或2c,从而求出/、氏写出双曲线方程.(2)待定系数法:先确定焦点是在x轴上还是在y轴上,设出标准方程,再由条件确定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