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和功提高

简单机械和功提高

ID:41730390

大小:296.9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30

简单机械和功提高_第1页
简单机械和功提高_第2页
简单机械和功提高_第3页
简单机械和功提高_第4页
简单机械和功提高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单机械和功提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京翰教育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一对一课程简单机械和功提高(一)一:杠杆、杠杆原理(提高题)1、如图1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图1A.GA=GBB.GAGBD.无法判断2、如上图2所示重为G的均匀硬棒悬于O点成竖直,现在下端施一水平拉力让棒缓慢转过0角,在棒转动的过程中:()A.动力臂逐渐变大;B.阻力臂逐渐变小;C.动力逐渐变大;D.动力逐渐减小.3、如上图3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

2、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它的支点是—点,在匀速拉起吊桥吋,它属于一个杠杆。4、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杆垂直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这个直杆()A.始终是省力杠杆fF二勺□一F□B.始终是费力杠杆5、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第19题图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F甲V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C、尸甲>尸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D、F甲二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

3、臂的2倍-:功、功率、机械效率(基础题)1: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施加的拉力F=N,这一过程中拉力F做功Jo2:(多选题)用图6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所做的有用功为1JB.动滑轮自重0.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3: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动滑轮把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3m,人所用的拉力F为400N,则利用

4、动滑轮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是()A.75%B.100%C.67%D.33%4:斜面长5m,高l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的力把重1600N集装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集装箱做的功是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5:滑轮组即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建筑工人用自制的滑轮组把600N的重物缓慢提升2m,如右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F二250N。拉力做的功是—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若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N6: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屮,所用的杠杆是一根重为5N、质量均匀的硬棒。他将棒的一端固定,把重为15N的重

5、物挂在棒的屮点,然后用手竖直提起棒的另一端,如图11所示。若把重物提升了10cm,则小明使用杠杆所做的有用功为_J,机械效率是07:如图所示,已知斜而长5m,高2m,拉力为50N。利用这个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如图4所示,在研究斜面机械效率时,伟华同学用160N的力将重为240N的箱子沿斜面从底部推到高为100cm的顶端,已知斜面长为300cm,则他所做的有用功是J,总功是J,机械效率是9:在工地上,赵师傅用如图12所示的滑轮组,将600N的

6、木箱从地面匀速提升到6m高的地方,所用时间为60s,整个过程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不计滑轮组所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子重量。求:(1)木箱匀速上升的速度是多少?(2)整个过程中赵师傅使用滑轮组提升木箱的功率是多少?(3)动滑轮的重量是多大?10:是小松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小松同学实验中测量的有关数据如右表所示: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拉力F/X细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12.00.031.60.0623.00.050.175⑴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2中画出实验时滑轮组的绕线情况,并填

7、好表中的空格。⑵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⑶小松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通过弹簧测力汁准确读出拉力的大小。11:某实验小组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卜表所示,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有用功Wn/j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n120.10.20.90.30.2774.1%240.10.41.60.30.4883.3%340.10.41.10.50.55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10中的甲、

8、乙、丙所示。甲..乙•.丙图10(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c(2)填写实验3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o(3)如果绳重不计,摩擦不计,丙图中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