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eeee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eeee

ID:41730745

大小:295.7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30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eeee_第1页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eeee_第2页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eeee_第3页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eeee_第4页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eeee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eeee》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1海洋科学的定义属于地球科学体系一一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地球科学体系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定义】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口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冇关的知识体系。【研究对彖】1•海洋中的(海水、营养盐、生物)2.海底的(海洋沉积、海底岩石圈)3.海口的(河口、海岸带),海面的(大气边界层)。【学科特点】1.特殊性和复杂性2.作为物理系统的水-汽-冰不停转变3.作为白然系统的多层次耦合。【研究特点】1.明显依赖于

2、直接观察2.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方法逼要3.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趋于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2.2海与洋☆2.2.1地表陆海分布(1)陆地占29.2%,海洋占70.8%,海陆血积之比为2.5:1地表大部分为海水所覆盖。(2)地表海陆分布极不均衡,北半球陆地占67.5%,南半球陆地占32.5%。(3)海洋平均深度达3795m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km海洋的平均深度达3795m,陆地平均高度为875m,如果将高低起伏的地衣削半,地球表面将被约2646m厚的海水均匀覆盖。2.2.2海

3、洋的划分一一洋(主要部分)和海、海湾和海峡(附属部分)【洋】也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占海洋总面积的90.3%,深度一般大于2000m平均盐度为35具冇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南大洋]从南极大陆到南纬40°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是世界大洋底层水团的主要形成区,对大洋环流起猜重要作用。【海】海洋的边缘部分。全世界共有54个海,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7%。平均深度2000m以内。按海的位置可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陆间海]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较大

4、,如地中海和加勒比海。[内海]指伸入人陆内部的海。而积较小,水文特征受周围人陆强烈影响,如渤海和波罗的海等。[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木海等。【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海洋状况与邻接海洋相似。【海峡】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流急,潮流速度大。§2.3海底地貌「海岸带一一高潮线以上的陆上地带,乂称潮上带。<海岸]海滩一一高低潮之间的地带,乂称潮间带。1■水下岸坡一一低潮线以下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大陆架一一领海范

5、围以外深度达2()()m或以上。坡度平缓,宽度与深度变化较大每J「稳定型[大陆坡一一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200~2000m坡度较陡衣大陆边缘*I大陆隆一一自大陆坡麓缓慢倾向洋底的扇形地。水深2000-5000mo可能有海底油气资源I活动型一一同现代版块边缘。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造成海沟。大洋底{大洋中脊—指贯穿四人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b大洋盆地一一大洋屮脊坡麓与大陆边缘Z间的广阔洋底•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的陆上地带,人部分时•间裸霜于海水而Z上,仅在特人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乂称潮上带

6、。•海滩是高低潮Z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其下限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处,通常约10〜20m。§2.4海底构造和大地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引伸和发展。[大陆漂移]魏格纳《海陆的起源》一一屮生代泛大陆、泛大洋(今太平洋)大陆漂移的主要依据冇海岸线形态、地质构造、古气候和古生物地理分布等。[海地扩张]阐明主要与海底生成和消亡过程冇关的理论1.扩张的洋底把与其相邻接的人陆向两侧推开,这就是海底扩张说对

7、人陆漂移的解释。Eg.大西洋及其两侧大陆2.洋底扩展移动到一定程度便向下俯冲潜没,重新回到地幔,相邻大陆逆掩于俯冲带上。Eg.太平洋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两侧扩展推移,这就是海底扩张。海底扩展移动速度人约为每年几厘米。【板块构造】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岩石圈可以漂浮在软流圈Z上作侧向运动)•地球最上部被划分为岩石圈和软流圈。软流圈在缓慢而氏期的作用力下,会呈现出塑性或缓慢流动的性质。因此岩石圈可以漂浮在软流圈之上作侧向运动。[

8、七人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澳人利亚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结构特点]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形变少;而板块边界则是全球故活动的构造带,多地震[板块分类]拉张型、挤压型和剪切型边界三种基本类型。[拉张型边界]的主应力是受拉张力作用。两板块作相背分离运动。Eg.裂谷带,[挤压型边界]的应力场以挤压作用为主。两侧板块柑对汇聚运动。Eg.阿尔卑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