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ID:41736799

大小:147.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31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区域农业发展一一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6°C,开花期的温度一般为15〜19°C,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按播种时间的差异可将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种。如图为我国2017年油菜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结合材料可知()A.地形和水分差异导致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B.北方油菜冬季播种,夏季收获C.纬度差异导致甲、乙两产区分别种植冬油菜和春油菜D.长江流域油菜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2.与丙产区相比,

2、乙产区的优势是()①油菜总产量髙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髙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④油菜品种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华北地区没有成为我国油菜的优势产区,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A.风沙灾害多,且积温偏少B.水资源紧张,土壤盐碱化严重C.油菜的生长时序和农事安排与小麦有冲突D.耕地面积不足解析:l.D2.B3.C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影响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地形和水分;甲、乙两产区分别位于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种植的都是春油菜;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油菜要在春暖后才可播种,而南方冬

3、季相对温暖,油菜可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第2题,乙产区纬度高,气温低,故油菜病害少;乙产区积温少,油菜成熟需要的时间长,积累的有机质多,含油量高;乙产区的油菜总产塑不及丙产区;乙产区低温期长,生长期长,油菜品种不及丙产区丰富。第3题,华北地区的积温比乙产区多,但乙地成了油菜优势产区,故A项错;油菜属旱地作物,虽需一定的灌溉用水,但受水资源限制较少,故B项错误;华北地区耕地面积广,D项错误;华北地区油菜的播种与生长时间处在该地区冬小麦的生长与收获期内,因而华北地区未成为我国油菜优势产区,故C项正确。(2018・安徽合肥二模)读京津冀地区蔬

4、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4〜6题。mini山地丘KtK菜生产I乂北高总戯菜生产区东南蔬菜生产区1.近年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减少B.水热条件变差C.高铁运输便利D.生产成本提高2.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①夏季气候凉爽②光照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③土壤肥力高⑤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3.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

5、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解析:4.D5.A6.B第4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京津地区对蔬菜的需求量会增大,但同时用地、用工成本增加,导致当地种植面积萎缩。第5题,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是夏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佼冀北高原水资源更丰富;冀北高原海拔高而夏季气候凉爽,降水少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多为冲积扇而土壤更肥沃。第6题,山前平原具有土地规模大的优势,可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山地丘陵地区环境质量好,农业种类多样,适宜发展优质生态特色基地;采摘、观光基地适宜在城市周边地区发展。(2018•山东济亍一

6、模)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cn)。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完成7〜8题。7.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D.增大昼夜温差8.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①增加地表植被②减少水分蒸发③提高土壤肥力④调节止壤温度⑤防止果树烂根A.①②③D.①④⑤C.③④⑤解析:7.C8.B第7题,2〜3月正是冬末春初,气温还较低,地表覆草后会减弱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阻碍地温冋升,故要避开此时间段覆草。笫

7、8题,果园覆草不是土壤屮长出的植被,则①错误;地面覆草可减少水分蒸发,而果树烂根的原因是土壤屮水分多,则⑤错误。(2018•河南百校联盟联考)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如图示意我国某地9.A.C.B.区的两种吠亩法。图甲中吠亩法有利于()抗风透光保温通风抗旱保境D.排水防涝10.与图甲相比,图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A-土壤水分充足B.昼夜温差减小C.风力侵蚀降低D.通风透光性好11.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光

8、照C.土壤D.水分解析:9.C10.D11.D第9题,图甲屮吠亩法是“上田弃亩”,其特点是:在地势高的出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