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经之申论

大笔经之申论

ID:41762193

大小:16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01

大笔经之申论_第1页
大笔经之申论_第2页
大笔经之申论_第3页
大笔经之申论_第4页
大笔经之申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笔经之申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笔经:第九部分申论.第一阶段复习李永新版申论要点整理(436页的书)+一套吃遍天下的写作模板+申论评分标准+贵州省考申论全省第二名写的申论秘笈这一部分是我第一遍复习时,整理李永新版申论参考书的成果。把一些重点、难点、要点、注意点都记在里面,很多文字都是一个个字敲上去的,里面还有<<一套吃遍天下的写作模板>>,是网上的,顺便放在这里,因为觉得对初学者有用。这里再说明几点:1.李永新版申论要点整理说明及目录老李确实是有实力的,他的书虽然也有些坑蒙拐骗(经常美名其书曰某某省行测、某某省申论),但是人家确

2、实是有用心在写书,著书。他的申论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因为阅卷老师的思维如果是类似李永新思维的,自然李永新的书是好的。但是申论这种事情都是说不准的,阅卷老师的喜好很关键,因此,很多部分我不赞成老李的观点,例如:李永新说,标题要有新意,我倒觉得,申论的标题尽量平实,要“人民日报化”。李永新说,《莫要“亡羊”才“补牢》是好题目,我觉得不好,因为题目观点不够清晰,我觉得《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圆农民致富之梦创中国和谐社会》,这就是好题目。这些都希望朋友们认真分辨,不要照搬硬套,觉得李永新的都是正确

3、的。文章目录如下:概括总结1.注意事项阅读概括2.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3.按以下套路作答:4.概括部分内容5.概括材料主题/主旨/问题的实质综合分析(1)判断型分析(2)因果分析1.原因的维度:2.分析原因的方法A.利益分析法B.内外因分析法C.供需分析法提出对策1.对策的针对性2.对策的基本形式3.对策的铺垫3.对策的主体4.可以借鉴的政策。论证文1.标题  2.申论写作的特殊论证方法3.格式与书写A.格式1.普通型2.公文型B.书写。C.特殊的4.申论的写作策略5.范文2.07年贵州省考申论全省第

4、二名写的申论秘诀这篇文章我附在此WORD文档里面,这篇文章写得真地很好,我佩服这位作者,网名是QMHK,好像也是混QZZN论坛的。各位如果想申论有质的提高,或者想在短期内从申论毫无所知者向申论好手(不敢轻言高手,高手是需要时间的)迈进,应该仔细品读这篇文章。3.这篇文章我没有重新编辑整理,请各位仔细辨别,李永新的部分观点我并不赞同。下一篇文章,我将把自己总结的大量句式、段落、开头、结尾、看法等等发布出来概括总结1.注意事项阅读A.一切从材料出发,这是申论的大原则。答案都在材料中。有时候材料会有一些干

5、扰性的材料,跟主旨没有关系,只是协助表达主旨,不要被它们所困惑。尤其要注意,有些干扰性材料并不是你所想像的是干扰性材料,即干扰性材料仍是为主旨服务的,要认真审读。B.拿到考卷后,先看题目,对文章主题有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要带着问题看材料,勾起重点段落(对答题起关键性影响),注意哪些与原因解决影响等有关,圈起关键词,多做记号,相同表达目的的段落圈在一起。C.多注意领导人的话,报纸的观点,段首尾,多为段落主旨。注意重要的字眼: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前提、特质、特征、实质、观点、认为、方式等等。

6、D.尽量在每一段写两三个字,如原因/影响/现状/举例/对策等。E.申论阅读30分钟最佳,因为每次作答的一次草拟提纲,实际上又进行了一次阅读。概括A.审题全面,看清楚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更偏向于从材料得出结论),是概括主要问题还是主要内容。B.精简,能不写的废话不要写,不啰嗦。C.虽然有答题套路/格式,但是尽量不要套格式,要多用自己的话模糊格式。D.不要把题旨/内容等,拔得太高,否则就会空洞,给人唱高调的感觉。E.概括问题要完整全面,尤其注意不能丢掉对反对意见的概括(除非只要求你概括造成方面的内容)。

7、F.观点要鲜明,准确,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清楚,不能模棱两可。G.写字写得慢,工整,有节奏。平实,不追求华丽的语言。H.概括源于材料,略高于材料。2.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A.材料是社会问题。针对一个问题,而非现象。答题思路是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一般为四个阶段: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例:美国一个研究小组证实含PPA的药物容易引发脑中风,认为应禁止使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接受了这一建议。美国药品经销公司纷纷把相关药品撤下货架。PPA问题一时成为全球热点,有些国家对此很重视,反映理智,有的国家出现一定的

8、恐慌。我国反映强烈,不少人产生迷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发出暂停使用和销售含PPA药品的通知,专家做出一些针对性的说明解释。B.材料是社会现象。如安全生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用四段论:总起(提出话题)-说明情况(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原因、后果、必要性)-作出结论(定性分析、对策办法)第-12-页例:政府诚信是整个信用体制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是创新信用环境的主体(开门见山观点)。该材料通过正反两方面说明打造诚信政府的重要性。(总起,提起材料)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仍在这样那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