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林中之王》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林中之王》

ID:41765922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1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林中之王》_第1页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林中之王》_第2页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林中之王》_第3页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林中之王》_第4页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林中之王》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林中之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教育:________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林中之王》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页共6页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林中之王》活动目标:1、能大胆地表现老虎的基本特征.并尝试用变化头、身体、四肢位置的方法表现老虎不同的动态。2、添画森林、高山的背景,画面布局合理。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两人一盒水彩笔,猫的图片一张,各种动态的老虎图片若干,课件。2、美术画册。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出活动。山中一大王,黄袍穿身上

2、,虽然没兵将,一叫谁都慌。(打一动物)老虎是林中之王,今天我们就来画画林中之王老虎。二、观察图片,了解老虎的基本特征。教师遮住老虎和猫的头部,请幼儿猜猜,哪一只是猫,哪一只是老虎。幼儿自由猜测并讲述自己判断的理由。引导幼儿比较猫和老虎的不同之处。老虎额头有个”王”字,而猫没有,老虎的耳朵是圆的,猫的耳朵是尖的,老虎的鼻子大,(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眉毛呈倒八字,看起来比较凶,而猫一般不画眉毛。三、师幼互动示范。教师和幼儿互动示范画静态的老虎头,教师画老虎的头形,嘴巴和身体,幼儿添画老虎的耳朵,眉毛,鼻子和”王”字,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老虎基

3、本特征的认识。第3页共6页探讨:如何画出老虎的不同的动态。教师:老虎会捕捉小动物,会跑、会走,一会坐下来休息,(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调皮的小老虎还会打架呢!那么这些不同动态的老虎该怎么花呢!四、欣赏课件,大胆讲述不同动态的老虎的画法。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变化老虎的头和身体的位置,以及四肢的位置表现老虎的不同动态。最后交代绘画要求,引导幼儿先用铅笔画轮廓,再用勾线笔勾边,最后涂颜色。五、幼儿在美术画册上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引导幼儿变化老虎的头、身体、四肢位置,表现不同动态的老虎。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布局,添画森林高山的背景。六、作品欣

4、赏。展示作品,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谁画的老虎最神气。第3页共6页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树鸟的巧合》活动目标:1、学习将两种事物进行组合,转换成另一新形态的思维方式。2、能大胆运用绘画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现。3、萌发幼儿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第5页共6页活动准备:1、树鸟课件,幻灯。2、课前组织关于树、鸟知识的谈话,以及相关知识经验的积累。3、环境布置:教室周围贴有树、鸟的各种图片。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师:小朋友,我们知道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鸟最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引出树)二、观看课件,了解树、鸟之间的特有关系。1、提问:树和鸟之间

5、有什么关系?(大树需要鸟,鸟也离不开大树。有树的地方就有鸟,有鸟的地方就有大树。)既然树和鸟谁也离不开谁,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那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将会变成什么样子?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这时,教师将树、鸟组合在一起。给幼儿直观的视觉感受,拓展幼儿思维。三、幼儿创作:1、给幼儿独立思考、创作的空间,不要随意打搅幼儿。2、教师在一旁观察,可根据幼儿的接受情况,进行轻声的个别交流。3、等多数幼儿勾画出外形后,教师如觉得有必要,可将某个幼儿的一幅组合、转换较好的作品,进行集中讲解,引导幼儿转换新的思维方式。4、幼儿再次创

6、作。第5页共6页四、作品展示、交流。1、教师了解幼儿的作品意图。2、利用幻灯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简单表述。五、延伸活动: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事物的形体,通过组合、转换,变成另一新形象,丰富幼儿对事物形象,拓宽幼儿思维。第5页共6页幼儿教育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6页共6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