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作业规程

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作业规程

ID:41777558

大小:183.23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9-02

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作业规程_第1页
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作业规程_第2页
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作业规程_第3页
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作业规程_第4页
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二、掘进目的及用途掘进4103运输顺槽污风通过。三、巷道设计长度设计长度: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120m。第二节依据1、依据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西朔州莲盛煤业有限公司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编写。2、依据本矿采掘计划编写。(见附图:西部采掘工程平而示意图)3、《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平面布置图已掘巷道未掘巷道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4103运输顺槽冋风绕道地面为丘陵地

2、区,沟谷、冲沟及黄土台地覆盖,地形西南部相对较高,北东部较低,煤层埋藏深度距地面300米左右,地面标高在1450米,对应地面局部为工业广场,北部相邻井工二矿。(矿界Z间煤柱宽20米)。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1、煤层产状:根据已掘4103回风顺槽揭露的地质资料和木井田钻孔资料综合分析,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煤岩层走向北北西,倾伏向北东东,倾角在10°〜12。o2、煤层结构:根据已掘4103冋风顺槽揭露的地质资料,煤层结构为局部复杂,在煤层中上部大部地段夹有一至四层肝石。夹肝厚度一般为0.TO.4m,夹仰岩性为褐色高岭岩,黑灰色砂质泥岩。3、

3、煤层厚度:根据本井田已釆已掘巷道,钻孔揭露的煤层资料综合分析,预计4103运输顺槽冋风绕道煤层厚度9.2〜12.4m,平均10.59m左右,煤层赋存较稳定。4、煤层硬度:煤层普氏系数1.2-1.5较硬。5、煤质:工作面煤层以半暗煤为主,颜色为褐一黑色,沥青玻璃光泽,致密较硬,常见黄铁矿薄膜。第三节地质构造1、构造形态:本井山位于区域马关河向斜西翼,总体为一走向北西向北东倾伏的单斜构造,地层比较平缓,一般为10°〜12。。2、断裂情况:预计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不存在断层。3、岩浆岩:预计在4103运输顺槽冋风绕道掘进时无火成岩侵入现象。4、

4、煤层顶、底板(1)、顶板:为山西组基底(K3)砂岩,岩性主要为灰白色屮粗粒砂岩,含砾及煤屑,距煤层0^3.77m,局部为泥质砂岩,有时有炭质泥岩伪顶。(2)、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附综合柱状图)单位柱状U-J石层厚度岩性描述3/77砂质泥岩,褐色、含植物碰碎片,局部含铁矿星点,顶部为棕色砂岩。4"1#1.46二J壽1,200J57,251Z40m251,76煤暗淡型,煤岩成分为暗煤,丝煤有外生裂隙,中上部煤质硬,夹石均为灰褐色砂质泥岩。砂质泥岩,褐色、较坚硬、顶部含植物碰碎片。//////0・450.101-000-501.553,60

5、煤暗淡型,煤岩成分为暗煤,丝煤有外生裂隙,夹石均为灰褐色砂质泥岩。砂质泥岩,褐色、含植物碰碎片,局部含铁矿星点。///////5O055O55596691828151O401O20O1煤:暗淡型,煤岩成分为暗煤为主,其次为丝炭、亮煤,光泽暗淡,中下部煤质较坚硬,且发育有外生裂隊裂陳充填方脾石。第四节水文地质及防治水措施4、防治水措施:见防治水方案。第五节其它影响因素1、瓦斯:根据瓦斯等级鉴定资料,预计该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34m7mino2>煤尘:煤尘爆炸下限浓度40g/m3,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620°C,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230°C,煤尘

6、有爆炸危险性。3、煤的自燃:煤的吸氧量0.6476cmVg,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级,属自燃煤层。4、地温:根据钻孔资料和通风区口常检测情况,预计工作面温度在20.5°C左右。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设计长度120米,使用160型综掘机掘进,皮带机出煤。开口位置距4103回风顺槽绕道口10米,掘进方位角90度,由西向东,沿4鼻煤层底板掘进,断面形状及尺寸: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为矩形巷道,净宽为3500mm,净高为3000mm。毛断面:宽为3700mm,高为3100mmo第二节矿压观测1、观测对象:4

7、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巷道顶板。2、观测内容:巷道顶板离层量,锚杆的荷载及锚固力。3、观测方法:4103运输顺槽回风绕道在掘进期间,架棚支护段,则不采取矿压观测;锚杆支护段,止常掘进时,顶板在较为稳定的情况下,50m布置离层仪;巷道上下口,以及特殊压力集中区也要设离层仪定期进行观测。第三节支护设计一、支护形式为:锚索、锚杆、W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特殊情况架棚。1、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顶板支护由锚、网、索改为架棚。①棚距1米,棚与棚在两邦腿腿中部用4)20mm圆钢拉杆固定。顶、邦背实。②梁与腿均使用11”工字钢。③棚子矩形架设,净宽3.5米,

8、净高3米。2、锚杆支护:参数:以悬吊理论计算。①长度L:L二L1+L2+L3匚=锚杆外露长度取0.15m1>2=锚杆有效长度m1^=锚杆锚固长度取0.35mb的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