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考动点题1

南京市中考动点题1

ID:41785700

大小:148.2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2

南京市中考动点题1_第1页
南京市中考动点题1_第2页
南京市中考动点题1_第3页
南京市中考动点题1_第4页
南京市中考动点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市中考动点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京市中考动点大题(2004)如图1,在矩形ABCD中,20cm,BC=4cm,点P从/开始沿折线A—B—C—D以4cm/s的速度移动,点0从C开始沿CD边以l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0分别从/、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D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为矩形?(2)如图2,如果OP和O0的半径都是2cm,那么/为何值时,OP和O0外切?(2005)如图,形如虽角器的半圆O的直径DE=12cm,形如三角板的中,ZACB=90°,ZABC=30°,5C=12

2、cm.半圆。以2cm/s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E始终在直线3C上.设运动时间为f(s),当匸Os时,半圆O在△/3C的左侧,008cm.(1)当f为何值时,5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2)当△力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0所在的圆相切时,如杲半圆O与直径DE围成的区域与HABC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D0tECB"岭求DE的长;A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图1图2(2006)已知矩形纸片ABCD,AB二2,AD=1,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边CD上

3、的点E重合.(1)如果折痕FG分别与AD、AB交与点F、G(如图1),⑵如果折痕FG分别与CD、AB交与点F、G(如图2),求折痕FG的长.(2009)如图,已知射线DE与x轴和尹轴分别交于点03,0)和点E(0,4).动点C从点M(5,0)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x轴向左作匀速运动,与此同时,动点P从点D出发,也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射线DE的方向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f秒.(1)请用含f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点C与点尸的坐标;(2)以点C为圆心、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的(DC与x轴交于/、B两点(点/

4、在点3的左侧),连接刃、PB.①当(DC与射线DE有公共点时,求Z的取值范圉;②当△血B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的值.(20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M是AD的中点,点E从点A出发,沿AB运动到点B停止,连接EM并延长交射线CD于点F,过M作EF的垂线交射线BC于点G,连结EG、FGo(1)设AE=x时,AEGF的面积为尹,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工的取值范围;(2)P是MG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点P的运动路线的长。(2012・南京)如图,A、B是OO上的两个定点,P是OO上的动点(P不与A、

5、B重合)、我们称ZAPB是(DO上关于点A、B的滑动角.(1)已知ZAPB是。O上关于点A、B的滑动角,①若AB是OO的直径,则ZAPB二°;②若OO的半径是1,AB=V2,求ZAPB的度数;(2)已知02是OO]外一点,以02为圆心作一个圆与©O]相交于A、B两点,ZAPB是00,±关于点A、B的滑动角,直线PA、PB分别交002于M、N(点M与点A、点N与点B均不重合),连接AN,试探索ZAPB与ZMAN、ZANBZ间的数量关系.(2013综合体一模)小明在玩一副三角板时发现: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

6、可与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较氏直角边完全重合(如图①).即△CD4'的顶点AC'分别与AB/C的顶点A.C重合.现在,他让△CQ/T固定不动,将△必C通过变换使斜边BC经过的直角顶点D.图①(1)如图②,将△B4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度a(0°

7、MBC中,ZC=90°,AC=3fAB=5.现有一点Q,使得ZCDB=ZCAB,DB=CB.(1)请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确定点D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可简要说明作法);(2)连接CD,与4B交于点E,求ZBEC的度数;(3)以力为圆心力3长为半径作O/,点O在直线BC上运动,且以O为圆心厂为半径的OO与O力相切2次以上,请直接写出厂应满足的条件.(2013高淳一模)如图①,若点P是△/BC内或边上一点,且ZBPC=2ZA,则称点P是/XABC内的二倍角点.(1)如图②,点O等边的外心,连接OB、OC.①求证:点O

8、是△/EC内的一个二倍角点;②作ABOC的外接圆,求证:弧B0C上任意一点(B、C除外)都是内的二倍角点.(2)如图③,苍4ABC的边AB1.求作一点M,使点M是内的一个二倍角点(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作法).(3)在任意三角形形内,是否存在一点P同时为该三角形内三个内角的二倍角点?(第28题)(2013雨花台一模)我们曾经历过探索梯形屮位线性质的过程,在得到梯形屮位线性质的同时也积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