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2014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ID:41786412

大小:15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02

2014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1页
2014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2页
2014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3页
2014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4页
2014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中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7个)A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A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A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观念货币表示商品的价格是价值尺度,现钱现货交易是流通手段。 A考点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发行规律: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

2、度。A考点5、结算与信用工具 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A考点6、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B考点7、价格与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大的商品价格高。B考点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A考点9、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中的“等价”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考点10、11、1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①对人民生活(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②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弹性需求影响不同。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人们一般不会急剧减少购买,而高档耐用品价格下降,人们会需求量会迅速增加。在互为

4、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③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B考点13、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物价的变

5、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A考点14、消费类型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A考点15、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消费结构改善,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考点1

6、6、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C考点1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于节俭与铺张浪费都不可取)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能减排。)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7个)B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表现:①生产决定消费

7、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表现: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③16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B考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和要求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

8、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