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谭澄传(高中文言文阅读)

元史谭澄传(高中文言文阅读)

ID:41792241

大小:24.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2

元史谭澄传(高中文言文阅读)_第1页
元史谭澄传(高中文言文阅读)_第2页
元史谭澄传(高中文言文阅读)_第3页
元史谭澄传(高中文言文阅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元史谭澄传(高中文言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元史谭澄传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父资荣,金末为交城令,国兵下河朔,乃以县来附,赐金符,为元帅左都监,仍兼交城令。未几,赐虎符,行元帅府事,从攻汴有功。年四十,移病,举弟资用自代。资用卒,澄袭职。澄幼颖敏,为交城令时年十九。有文谷水,分溉交城田,文阳郭帅专其利而堰之,讼者累岁,莫能直。澄折以理,令决水,均其利于民.豪民有持吏短长为奸者,察得其主名,皆以法治之。岁乙未,籍民户,有司多以浮客”占籍,及征赋,逃窜殆尽,官为称贷,积息数倍,民无以偿。澄入觐,因中书耶律楚材,面陈其害,太宗2侧然,为免其通,其私负者,年虽多,息取倍而止

2、;亡民能归者,复三年。诏下,公私便之。王子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中统元年,世祖即位,擢怀孟路总管,俄赐金符,换金虎符。岁旱,令民凿唐温渠,引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饥;教之种植,地无遗利。至元二年,迁河南路总管;改平滦路总管,七年,入为司农少卿,俄出为京兆总管;居一年,改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使,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遂著为令。四川金省严忠范守成都,为宋将昝万寿所败,退保子城。世祖命澄代之,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通亡,民心稍安。----会西南夷罗罗斯内附,帝以抚

3、新国宜择文武全才,遂以澄为副都元帅,同知宣慰使司事。比至,以疾卒,年五十八,(选自《元史谭澄传》,有删节)注:①浮客:客居的人户。②太宗:指元太宗高关台。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一项是(3)A.壬子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B.王子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C.壬子/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D.壬子/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乙未:即乙未年。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60年一个循

4、环。B.入觐:指古代诸侯秋天入朝进见天子,后来也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C.世祖:中国皇帝的庙号。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才有。D.路:古代行政区域名,始于隋唐时期,一直延用至明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谭澄天资聪慧,机敏过人,19岁做了交城令,上任就解决了多年未决的灌溉纷争问题。B.谭澄文武双全,颇有军事才能,被元世祖赐予虎符,履行元帅府职能,随从攻打汴京。C.谭澄为人刚强正直,大义凛然,利用入觐太宗的机会直陈官府户籍和税收制度的弊端。D.谭澄才华出

5、众,深得世祖贯识,中统元年被提拔为怀孟路总管,至元二年升河南路总管,过了几年出任京兆总管。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文阳郭帅专其利而堰之,讼者累岁,莫能直。(5分)(2)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通亡,民心稍安。(5分)答案解析1、D。壬子,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2、D。解析:“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明清不沿用。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3、B。解析:“谭澄”应为“谭澄的父亲”。----4、⑴文谷水北岸的郭帅筑堰独揽水利,多年来人们一直告状

6、,都未----获得妥善处理。(“暴”“逋”“稍”,每词1分,句意2分)⑵谭澄赴任,掩埋抛弃野外的将士遗骸,修缮好被烧毁的房屋,赈济饥贫的百姓,召集逃亡的民众,百姓才渐渐安定下来。(“至”“焚”“亡”,每词1分,句意2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