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答案(1)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答案(1)

ID:41792892

大小:60.13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02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答案(1)_第1页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答案(1)_第2页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答案(1)_第3页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答案(1)_第4页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答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答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朝阳答案1.(3分)B(“测量其长度”与原文“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不符)2.(4分)指的是考古出土的宋代檢子与《西游记》中对金篩棒的描写极为相像(1分):大小形制(或“长度、粗细、形状”)一致(1分),都有箍(1分),褐黑色、质地坚密似铁的铁力木与乌铁的颜色质地很相似(1分)。3.(3分)D4.(3分)B(A•“全都”有误;C.“有了箍,金箍棒就不结实了”有误;D•“从金篩棒演变而来的”冇误)5.(2分)A(B.“丧”读"sang",意为失去;C.“辟邪”的“辟”读“bi”,意为排除,“辟谣”的“辟”读“P'「,意为驳斥;D.形容做事得心应手,非贬义)6.(2分)C7.(3分)B(A・“

2、武器”有误,应为“金箍棒”;C.“反映了他对自由的矛盾态度”与文意不符;D.“表达了相同的情感”有误)8.(6分)【示例1】赞同“材料一”的观点:金箍棒源于“檢子”。从外形上看,考古岀土的宋代桩子与书中对金箍棒外形的描写极为吻合;从旁证上看,有民间传说将“檢子”与“镇海针”联系起来;从文化内涵上看,金箍棒起源于“檢子”,与大禹治水的传说相关联,体现了人们消灾、安居的愿望,与书中向善的价值取向吻合。【示例2]赞同“材料二”的观点:金箍棒源于“荆觥棒”。从读咅上看,金篩棒与“荆觥棒”读咅相近,很可能是讹传造成的误写;从功能上看,“荆觥棒”是武器,又能辟邪,与孙悟空用金箍棒降妖除怪一致;从文化

3、内涵上看,“荆血棒”的功能,能够体现金箍棒除暴安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理想的象征含义。;(5分)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吋/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10.(4分)①(2分)D(A.中举;B.列举;C.全;D.任用)②(2分)C(A.和;B.偕同;C.给;D.随着)11.(3分)B12.(3分)C(“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贤才,身边都是不肖之徒”与原文“若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在左右也”不符)13.(6分)如果奖赏不能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不能落到恶人身上,那么贤能的人就不会被勉励,作恶的人就不会被阻止。因此让

4、不贤的人治理官府就会监守自盗,让他守城就会背叛,君王冇难时他就不肯献身,君壬外出流亡他就不肯跟随。(“劝”“阻”“是以”“倍”“死”“亡”各1分)14.(4分)重用贤能的人,可以治理好国家,使百姓获得安定、富足的生活(2分);可以让普通劳动者有机会得到任用,才华有用武之地(2分)。15.(3分)B(“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有误,“颐指”在这里是形容谢安神情淡定,从容指挥的样子)16.(3分)B17.(5分)作者写T肥水之战”是为了借古讽今(1分)。词中写东晋凭借长江天险的地理优势和任用有才能的将士谋划作战,最终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敌人的侵略(2分),借此劝谕南宋统治者要鼓足信心,因为

5、南宋有同样的地理优势,也不乏抗金的人才,只要借鉴历史经验,坚决抗击金兵,就一定能以弱胜强,抵御外辱(2分)。18.(6分)①南阳诸葛庐②西蜀子云亭③商女不知亡国④隔江犹唱《后庭花》⑤出师一表真名世⑥千载谁堪伯仲间19.(3分)C(A.“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与文意不符;B.“格外好听”与原文“有种亲切感”不完全一致;D.“杜撰”“应付”有误)20.(3分)D21.(3分)B(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义)22.(3分)“回”意味着曾经在故乡生活过,“来”强调的是作者第一次來到故乡(1分),“来”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陌生与隔膜(1分),为下文对故乡情感的转变埋下伏笔(1分)。23.(6分)文中详细

6、描写了老法师的地道宁波口音,呼应了上文对童年时听宁波话冋忆(2分);描写了老法师的仪容,与祖父极为相似,引出了下文对爷爷的深切怀念(2分)。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情感,从陌生、隔膜到亲切、认同的转变(1分),为下文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做铺垫(1分)。22.(4分)这句话的含义是:有共同的民族文化的人(2分),内心一定有共同的民族情感,能够相通、共鸣(2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子墨子说:如今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都希望长久保持而不失去(自己的国家'但是(他们却)不能使(国家)富足而是使(国家)贫穷,不能使(人口)众多而是使(人口)稀少,不能使(社会)安定而是使(社会)动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

7、是(因为)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不能用重用贤能之士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贤良的人多,那么国家治理(的政绩)就多;贤良的人少,那么国家治理(的政绩)就少。现在王公大人的紧要事务就是使贤人增多。问乂既然)这样,那么使贤人增多的方法是怎么做的呢?”子墨子说:想要使自己国家中贤良的人增多,一定要让贤人富有,让他们有尊贵的地位,让他们受到尊敬,让他们得到赞美,这样做之后国家的贤人就可以得到并且增多了。”古代的圣贤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是H人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