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会考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初三历史会考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ID:41801362

大小:51.5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02

初三历史会考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1页
初三历史会考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2页
初三历史会考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3页
初三历史会考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4页
初三历史会考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会考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历史会考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1、元谋人(P2)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2、北京人:(P3)距今约70万年一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北京人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能直立行走,会制造石制工具,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3、河姆渡遗址:(P9)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聚落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房屋是干栏式的。4、半坡遗址:(P7)距今约六千年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半坡届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彩陶。我国是最早种

2、植粟的国家之一。5、夏朝的建立:(P2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一夏朝。禹死后,其儿了启继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6、商鞅变法:(P43)背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秦孝公初期,秦国还比较落后,他积极从各国引进人才,变法图强。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法;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來了,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7、都江堰:(P54)是战国时期秦

3、国蜀郡太守李冰父了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曲“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它的建成,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人称“天府之国”。都江堰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丁程的先进水平,是古彳弋人民智議的结晶。8、长城:(P71)秦初时;5[氐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征发大批人力修缮和增补了燕、赵、秦三国北边的in长城,将其连为一•体,西起临沈、东到辽东,全程一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明朝时,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

4、城的基础上,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9、甲骨文:(P46)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10、金文:(P49)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铭文)。现存西周时期的毛公鼎,金文近五百字。金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垂要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11、小篆和隶书:(P71)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

5、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乂推行一种笔画更为简单的新的字体一隶书。12、孔子:(P50)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孔了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仁”就是要爱人,广泛理解和体贴别人;“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了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他主张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要经常复习,要不耻下问,学习态度要老实;教学时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他鼓励学生要独

6、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孔子学生有3000多人,著名的有72人。他死后,弟了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13、“百家享鸣”:(P5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別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了一批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小“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了百家”。主要有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是墨了,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儒家的代表人是孟了,主张“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7、移,威武不能屈”。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菲子,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14、陈胜、吴广起义:(P66)公元前209年,一批贫苦的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队伍在大泽乡遇雨误期,按照秦律谋期就要被处死。陈胜、吴广率众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的残暴统治。15、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P81)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常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

8、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此后,汉朝与西域各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当时贯穿东西的交通线,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屮亚、两亚,直到欧洲。屮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因此,这条横穿欧亚的路上通道就有了“丝绸Z路”的美称。意义:沿着这条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