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何去何从

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何去何从

ID:41803313

大小:62.0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2

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何去何从_第1页
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何去何从_第2页
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何去何从_第3页
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何去何从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何去何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题目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何去何从姓名与学号肖伊莎3100100935指导教师朱柏铭教授年级与专业国贸1001根据《中国教育报》的最近一期报道,在市场经济国家,私立大学占高等学校之比都很高。美国的私立高校占高校总数的72%,口本的私立高校占75%,印尼的私立高校占66%,韩国的私立高校占80.6%,菲律宾的私立高校占78.4%,泰国的私立高校占47.5%。值得关注的是,世界一流的大学,大多数都是私立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等,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等。相比之下,中国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的集中度严重失衡。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公立大学的

2、集中度为87%,私立大学的集中度为13%。现代的观点多半认为,做强私立大学或公私立大学兼备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须路径,但高等教育强国需要私立大学,因为私立大学具有管理的灵活性和现代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私立大学的价值值得关注。那么,私立大学是不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对此现象的分析,我选择的切入点是:“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分析,即把高等学校看作是准公共产品进行分析。我们知道,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Good),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Z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理论认为

3、,应该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安排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制度,使各种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平衡,公决效率最优。政府出于対宪法、法律的遵从和满足公民基本权利与公平分配的需要,它必须对某些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公民基本权利与利益的纯公共物品予以提供,但同时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利用市场资源配置和私营部门的经营与技术优势,来有效地生产各种不同性质的准公共物品,这样既满足公平价值,乂满足效率价值,并降低公共财政的支出规模,提高公众满意度。对于進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釆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首先,我想分析一下作为21世纪最必需的产业一一教育,其本身的特点如何。髙等教育毫无

4、疑问是公共产品,但其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成分,应该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应由市场提供,而作为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既然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必然存在一个定价的问题。作为消费方的受高等教育者当然希望这一价格越低越好;作为生产方的学校,除了遵守相应的政策法规之外,当然希望收的钱越多越好。高等教育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良好的师资、专业学科总是有限的,总是掌握在少数院校Z屮。因此,高等教育具有垄断性的特点,高等教育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益,包括垄断资源,垄断市场,当然更可以垄断学费。而作为相对弱势的高等教育接受

5、者,他们的博弈能力从日前来看,除了来自政府的一些硬性规定外,在学费决策Z屮,他们的发言权是缺失的,更不要说农村贫困人口的声音To但是,基于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和收益,受教育者应缴纳学费。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服务,其学费不是高等教育服务的价格,而是受教育者与政府的成本分担。由此,学费应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一部分,它不应等于成本,更不应高于成本。“学费仅仅是一种成本补偿”,而“不是一种价格”,这说明了学费的用途、目的和原因。然而,现实的情况缺失这样的,由于高等教育成本的模糊性,目前高等教育学费实际上已成为高等教育价格,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恰恰是这种利润空间,成了很多高校扩招的“

6、源动力”。这与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是背道而驰的。接下来,我想就高等教育这个准公共产品到底该如何供给做一下简单的分析。根据课堂知识我们知道,准公共产品应该由公共部门提供还是私人部门提供,这取决与哪一种攻击方式给社会带來更多的净收益,而这个净收益表示为:NB=TB-TC如果由公共部门出资建立,那么社会公众可以基本算是“免费”使用(除去给学校日常运作的成本补偿),但是政府需要对公众征税;如果由私人部门提供,那么进入学校就要缴纳学费,这个数字无疑要比之前大很多。现在就来分析一下两种供给方式的净收益。公共部门提供:NBG二TB-C1-C2-C3在这里,C1代表建设成本,C2代表征税

7、成本,C3代表税收的效率损失;私人部门提供:NBP二TB-C1-C4-C5在这里,C1假设和公共部门提供一样,C4、C5同样代表收费成本和损失,不过数量大小与之前是不一样的。然后我们进行比较,其实也就是对C2与C4、C3与C5的大小进行比较。对与C2,大小取决于政府税务行政的效率,包括机构数量、税务人员素质和税收征管条件一类;对于收费成本C4,它的大小则取决于收费的难易程度和效率高低。对于C3,即税收的损失,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税收性质和征税方式;而对于收费的效率损失C5,我们用下图进行分析:三角形CBE的面积即为C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