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你的名字不姓“语”

作文,你的名字不姓“语”

ID:41804751

大小:64.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2

作文,你的名字不姓“语”_第1页
作文,你的名字不姓“语”_第2页
作文,你的名字不姓“语”_第3页
资源描述:

《作文,你的名字不姓“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文,你的名字不姓“语”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钟传祎首先,我们要清楚:学生作文和作家写作不是一回事。学生作文是“学校教育的班级授课制下,以学生的角色学习'写'而展开的非独立活动及其结果”,这种“写”活动是在集体性的教与学的背景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进行的。(班级授课制下的“作文”活动兼论“写作”和“习作”马豫星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8月第26卷第四期P122)从动机来看,学生的作文更多的是为了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为了掌握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的技巧,学会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学会用语言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认识,是学生成长所必须具备

2、的一项的基本技能。而作家的“写作”,是在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表现生活,其文章反映出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其驾驭语言的能力比较强,能贴切的运用文字,能娴熟运用表达技巧,其心智比较成熟,有自己的思想,对事物的认识把握相对比较全面,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比较稳定,其写11!的文章显示比较独特的个性色彩。作文是学习的一部分,是在教师指导下,为了具体的训练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文字训练。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掌握语言,运用语言,使语言更好地成为思想载体,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因此,作文训练更多的是技巧训练,是方法训练,是文体训练。它是一种强迫的行为,是一种任务型

3、的活动,和身边的环境联系不紧,和社会的关系不密切。写作则不然,“写作”直指社会交往、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直接满足现实生活。“作文”以提高言语能力为目的。由教师指导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并且对完成状况施行评价,是一种习得技能,直接满足学习生活,是学习的结果,也是学习的工具。写作是生活层面上的书面活动,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应用性文体,都是一种精神产殆,都是在反映生活,负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是作者一种内在的驱动,一种独特的价值追求。写作是一种白觉的行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写作是-•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驱动,其语言文字的运用比较纯熟,文章的

4、写作技巧运用得当。作文是一种练习,是语言文字的练习,练习如何有条理地表达观察所得、学习所得、思考所得,在不断的有层次的练习中学会各种表达方式、行文技巧,学会思考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逐步达到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是一种练习,为今后更好学习、生活打基础所作的练习,通过练习,更好地学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会恰当表达自己观察、思考、研究、学习结果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社会沟通交流。而写作的产品是成熟的,是可以接受社会评判的,从写作者的认识水平、思想境界、行文特点、表达内容、作品风格等都比较成熟,都有经过长期的训练而形

5、成基本固定的范式。每一个人不一定成为作家,但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作文,只有学会用文字表达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和他人交流、和生活对话。我们可以不成为作家,但我们一定有话要说,有话要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离不开写,离不开作文。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作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一定的语言训练冃标而进行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学生阶段特有的行为,是和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作文素质包括:1、知识(日常生活知识、自然和社会知识、写作知识);2、能力(观察事物能力、表象操作能力、思维加工能力、以及包括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语词表达能力);

6、3、情操(情绪、情感以及包括道徳、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三个方面。知识主要决定“写什么”,能力决定“如何写”(写作知识也与如何写有关),情操决定“为什么写”。从知识、能力到情操到作文三维素质模型,真正属于语文老师职责只有言语表达能力、写作知识这两方面内容。先看作文能力。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写文章更要从观察入手。但观察能力的培养显然不仅是语文老师的事,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的观察,任何学科的学习也在培养着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课上,同学观察图形,比较式子,把握区别,需耍明亮的眼睛和一定的观察技巧;美术课,看图观察,欣赏作品,野外写生

7、观察,我们不仅学习观察的方法,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体育课认真观察新学动作,看清体育老师的示范,揣摩动作要领,一-边模仿,一边纠正,离开观察,不可能学好一个动作,不可能很好地参与体育活动。音乐课更是训练耳朵的听觉,学会把握声音的长短、高低、大小、快慢、好坏,学会体验声音表达的情感色彩,学会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耳朵观察,丰富了观察的渠道,提高了观察的质量。科学课更是离不开观察,每一项小实验,小制作,都需要学生仔细观察,越精细越能发现不同的科学现象,要常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棋至借助科学仪器,提高观察精细。表象是学生在感知事物时留在头脑中

8、的痕迹,在一定条件(刺激)影响下,又重新在头脑中再现,这就是表象。表象操作能力包括再现、联想和想象。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彖越具有概括性,就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