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那儿》的叙事策略

论《那儿》的叙事策略

ID:41808088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2

论《那儿》的叙事策略_第1页
论《那儿》的叙事策略_第2页
论《那儿》的叙事策略_第3页
论《那儿》的叙事策略_第4页
论《那儿》的叙事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那儿》的叙事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那儿》的叙事策略杨文军(仰恩大学中文系,福建泉州,362014)摘要:《那儿》所采用的双线结构和间离策略使工人阶级英雄“小舅”的崇高形象获得了说服力;在话语设置上,《那儿》存在一个由众声喧哗到工人阶级英雄话语独白的过程,这是服从于作者的叙事立场的;《那儿》所运用的反讽和隐喻提升了该小说的艺术层次,对当下的底层叙事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那儿》;双线结构;间离;复调;反讽;隐喻结构、间离效果、复调性、反讽和隐喻诸方曹征路的小说《那儿》在《当代》2004年第5期刊岀之后,引发了热烈而持续的大讨论。一个小篇能获得如此反响,这种热度在当下文坛实属罕见。到2006年初为止,共有

2、七次较为集中的关于《那儿》的讨论,另有许多文章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那儿》。川可是纵观这些讨论和文章,发现其焦点并不是作为文学文本的《那儿》本身,而是《那儿》所切屮的“国企改革”这根敏感的社会神经,仿佛《那儿》Z所以具有(讨论上的)价值,不是因为它在艺术上有何过人之处(很多论者认为《那儿》“不是一篇高水准的作品”[2]),而是因为它“以文学的方式”,表现了一场“悲壮与凄凉交织的、失败了的国有资源保卫战”,“生动形象地向我们显示了郎(咸平)教授用经济学和数字化方式所揭示的严峻现实。”⑶当然,《那儿》所涉及的题材的价值是勿庸置疑的,作者曹征路的创作初衷也非常明确,就是质疑“那种

3、少数人获益却让多数人承担成木的改革”⑷。但是一个有着自觉的艺术追求的作家,不会仅仅满足于讲述一个关于“国企改革”的故事,在曹征路看来,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除了“要说出皇帝新衣的那一点点率真”,还要有一种“审美展开的耐心”⑸。文学的叙事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问题,脱离艺术性而谈论内容和题材,不仅不会廓清、反而往往会遮蔽内容和题材的意义。对于《那儿》艺术性的简单质疑,曹征路表示不满:“就我自C的追求而言,我在这篇小说的双线结构、叙述张力、跨文体的交叉并用、象征隐喻的多处设置,语言的粗砺性追求,以及意境的营造等方而述是下了些功夫的。”⑷本文试图从双线而来观照《那儿》的叙事策略。

4、一、双线结构与间离策略曹征路在创作谈中说:“《那儿》是'小舅'的故事,更是'我’的故事。从篇幅上说也是对半开。”[4]“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一面在讲述工会主席“小舅”(朱卫国)的故事,一面在讲述自己(报社记者,知识分子)的故事,这样,小说便具有了一个由“小舅”与“我”的故事构成的“双线结构”。Z所以要在叙述上设置这样一个双线结构,作者解释说「'选择这样的叙事角度就是想表现时代的复朵性。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总体上是得益群体,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立场,他们对底层人民的苦痛是很难感同身受的,至多也就是届高临下的同情而已。这就是叙述者的起点,由这里开始,他走向人间。”⑷也就是说,小说

5、不仅耍表达一个工会主席为工人请命的主题,而II要表达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的“背叛与承担”的主题,后者是作者要特别提请读者“注意”的一个主题。但同样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作者立意要塑造一个具有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的崇高的英雄形象(“小舅”)时,他很快就发觉自C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叙述困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叙述语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英雄崇拜的时代,是工人阶级话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小说耍讲述一个英雄的故事,耍表达一个崇高的主题,是很自然而II必要的事情;但是在一切英雄都被打倒、一切崇高都被解构的“后现代”语境下,在工人阶级从国家权力结构中跌落的新世纪,还要來讲述一个英雄

6、的故事和表现一个崇高的主题,那就是时代的错位和语境的错位,必将遭到读者的讪笑,他们会认为作者不是幼稚就是虚伪。一个希槊通过写作来揭露某种不公,弘扬某种止气,树立某种道德高标,从而对这个时代和社会有所担当,对弱势群体的艰难处境有所悲悯,而又对一个追求狂欢、热衷欲望化和个人化叙事的文学时代有着清醒认识的作家,不会再象五六十年代的作家那样怀着道德的口信将一个英雄的故事原原木木地讲述出来,他必须把这个英雄放在这个价値观念混乱的时代,以一个看透一切世事的“聪明人”的口气,对他和他所代表的价值体系进行最苛刻的质疑甚至嘲笑,让所有的话语都对他进行围剿,如果在这种质疑和围剿中他仍然能够金

7、刚不倒,那他就能说服作者自C,也能说服哪怕是最吹毛求疵的读者。也就是说,作者是在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怀着道徳的不自信来开始他的英雄叙事的。于是他就煞费苦心地设置了这样一个双线结构,让一个有点玩世不恭的报社记者“我”以一种轻佻的语气來讲述“小舅”的英雄事迹。作者坦言:“起初这样写就是为了产生间离效应,使叙述更客观。写着写着,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我被愤怒左右了,主观情绪开始加入,我控制不了自己。”⑷“间离效果”这个术语在此处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解释作者何以要采用双线结构,而且也可以解释这一双线结构何以没有贯彻始终。“间离”一词来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