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41808797

大小:7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2

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2017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总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平王东迁后,在各封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险恶的国际关系。他们都了解国王的权力和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唯有凭借自身力量才能生存。下列孟子的哪一言论与其背景相近()A.“地方百里而可以王”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舍生而収义者矣”D.“教亦多术矣”2、.在屮国古代,褒扬官员徳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2、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D.官民Z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A.“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4、明代以后不再设置宰相的官职,实际上执行宰相之职的是殿阁大学士。而明清时期,大多皇帝对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从一般,言语粗暴。这说明()A.内阁大学十是名副其实的宰相B.明清的君主专制独裁程度极高B.内阁权力不来源于皇帝D.明清所有君主亲自批阅所有奏折5、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吋,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I'可经商成为巨

3、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0.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6、《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7、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8、“宋沿唐制

4、,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9、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0、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谯,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

5、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0.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11、某朝官员王铐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铐的请求,并下诏“铐可兼宰相”。时任给事屮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屮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12、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选择题答题处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材料题

6、:13、(25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使商无得汆(买米),农无得臬(卖米)。商无得汆,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商欲农,则草必垦矣。重关市Z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Z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节选自《商君书•垦令》材料二:由于北宋政府的低效“给社会发展留下了某些空隙”,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对自主且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加Z农业上“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这时的小自耕农的破产使国家的税基渐渐流失,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安定。王安石变法实

7、际上就是王安石“通过变法度,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量,消除可能与'人主争利'的兼并势力”的具体实践。一一摘编自李昕、胥仕之《由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一一以王安石变法为例》(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怎样的经济思想及为此主张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一经济思想的实行有何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概扌舌王安石变法“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社会经济背景及根本冃的。(7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变法措施说明王安石是如何体现“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并说明所起到的作用。(8分)14、(12分)王夫Z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

8、:郡县Z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伴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