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概念大全

中考物理概念大全

ID:41812011

大小:116.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2

中考物理概念大全_第1页
中考物理概念大全_第2页
中考物理概念大全_第3页
中考物理概念大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概念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概念*声、光、热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物理研究的是关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3.声音靠介质传播,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吏。人耳朵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12凸透镜成像规律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t>2x17/340t>0.1秒)。5•声音的三要素是: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2、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6.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计量噪声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70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应超过50分贝。7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空气)的速度是3xl08m/s.影子、曰

3、食、月食都可物距(U)成像正倒成像大小像的虚实像物位置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透镜两侧f2f幻灯机u=f不成像u

4、,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分居法线(ON)两侧,反射角(ZY)等于入射角(zi)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漫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9・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的大小光的反射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根据光的反射成像。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

5、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10.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魁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魁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太于入射角。1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也叫发散透镜,如近视镜.主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轴。光心

6、: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光心。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匸表示。凸透镜的光学性质: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b、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c、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3凸透镜成像

7、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成虚像时物距越远,像距越远,像越小。一焦分虚实:F以内成虚像,F以外成实像。二焦分大小:2F以内成放大的像,2F以外成缩小的像14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1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16.温度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摄氏

8、温度,另一种是国际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一6C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17使用温度计之前应:(1)观察它的量程;(2)认清它的分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