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新建

谈历史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新建

ID:41816198

大小:67.66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9-02

谈历史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新建_第1页
谈历史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新建_第2页
谈历史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新建_第3页
谈历史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新建_第4页
谈历史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新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历史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新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历史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营口实验高中毕经东2014.10.20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吋代,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显得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求。研究表明,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主要有:1、历史传统教学在课堂上实行满堂灌,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或抱着无所谓的态度。2、历史传统教学方法单一,过程乏味,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3、历史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知识传授为主,学习过程由教师包办代替等。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不能有效地激

2、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不利于学生自我创造潜能的有效释放,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耍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而情境作为知识的载体,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有利于学生人脑左右半脑综合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由历史知识情境激发情感,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知识,上升为观念。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

3、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一、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1、情境是人对可克接刺激作用,有…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含义的具体环境。情境是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它与意境不同,情境是客观的具体环境,而意境则是主观的精神境界。情境在激发人对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别的作用,情境的特质就是具有可感性。由上述可知,所谓“情境”就是这样一种“气氛”,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它能激发人们去主动的联想、想象和思维,以获得某种形象或思维成果;第二,它能使人们产生某种情感的

4、体验。2、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即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耍出发,通过师生引入,制造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它突破了以往教学方法唯智主义的框架,遵循了符号语言教学的规律、思维发展规律和育人的规律,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与学生交流感情并引起共鸣的过程,有情才能动人。3、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历史的认识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

5、对具体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左右半脑综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建立愉悦的表象认知过程,掌握历史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观点,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的几个镜头:“邓世昌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北洋水师在威海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被日本侵略者打败呢?”通过这样的影视问题

6、的情境设置,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体味、去思索,在联系到李鸿章的退缩避战,慈禧太后六十寿宴铺张浪费的镜头,从中得出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进一步得出结论:腐朽统治必然要导致国家的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失败。这样的情境教学设计,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设身处地去实验,去感受,从中受到教育,发挥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落后就耍挨打的道理,同时对英雄的敬意油然而生,对腐败畏敌的人蔑视憎恨,增强了学生要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

7、了发展,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二)、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1、认知的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原理众所周知,有意识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有意知觉、有意记忆、有意注意、有意再认、有意重现(冋忆)、有意想象(再造的和创造的)、逻辑和言语思维、有意体验等等。但遗憾的是,包含如此丰富内容的意识心理活动仍然不能单独完成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任务。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诱发和利用无意识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口列洛伊德以来,无意识心理现象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所谓无意识心理,就是人们

8、所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丄体对客体的一种不自觉的认识与内部体验的统一,是人脑不可缺少的一种反映形式。它包括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再认、无意表象、无意想象、非言语思维、无意注意、无意体验等等。该定义强调无意识心理活动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其一,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认知作用。如我们在边走路边谈话时,对路边的景物以及路上的其他东西并未产生有意识映象,但我们却不会被路上的一堆石头绊倒。原因就是“石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