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开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石墨开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ID:41816626

大小:141.98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02

石墨开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石墨开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石墨开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石墨开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石墨开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墨开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墨开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石墨开采项目背景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介绍,《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石墨开采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廊坊某某有限公司。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廊坊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廊坊市,河北省省辖市,

2、河北省中部偏东,北临首都北京,东与天津交界,南接沧州,西连保定,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环渤海腹地,享有'‘京津走廊明珠”和“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等美誉。廊坊市现辖广阳区、安次区两个区,三河市、霸州市两个县级市,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个县,和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642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4平方公里。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473.9亿元。廊坊市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聚居。4000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安墟”即为今天的廊坊市安次区。《廊坊市

3、志》载:“现境域夏商处冀州之地,战国秦汉于蓟燕之野,晋唐属幽州之域,元明清为京畿要冲”O清朝末年,义和团曾在此取得抗击八国联军的“廊坊大捷”,打响了中国人民反“八国联军”的第一仗。廊坊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中心,位于京津两个国际都市之间,所辖10个县(市、区)全部与京津接壤。素有“京津走廊、黄金地带”之称。市区距北京天安门广场仅40公里,距天津中心区60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两大机场70公里,距天津港100公里,且紧邻规划中的北京新机场。7条髙速公路,5条铁路干线穿越境内,10条国家和20条省级公路纵横交

4、错,是中国铁路、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廊坊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廊坊某工业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2482.90平方米(折合约48.70亩),净用地面积32482.9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8.70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石墨开采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石

5、墨开采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2.84%,建筑容积率1.5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6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4.70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中国制造2025从实践看,传统的产品仍可以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开拓市场。全球造船业遭遇"寒潮”,大家都说"船大掉头慢”,大部分船企半路“抛锚”,而我市仍有造船厂“顶住风浪”接到订单,造出数万吨巨轮逆势远航,其成

6、功关键在于优化技术、强化质量,捕捉细化后的市场。“四换”工程特别强调“机器换人”、技术创新,它不仅给企业换出空间、节省资源、提高效率,还能提高品质、增加利润、赢得市场。各地要乘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东风,抓紧进行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科技改革,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针对性地突破现阶段我市制造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把转型升级往纵深推进。(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

7、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创新能力,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更广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三)经济新常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8、。一方面,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也使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解决这些前进道路上的现实矛盾,关键的一招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32482.9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36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