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考试试题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考试试题

ID:41817220

大小:88.3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2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考试试题_第1页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考试试题_第2页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考试试题_第3页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考试试题_第4页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测试练习一、基础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逶迤(wei)•盘踞(jd)•鹰隼(sun)■长歌当哭(dang)■B.盅泪(yun)•疱疹(pao)•笑庵(ye)■莞尔而笑(wdn)■C.妊娠(shen)•险衅(xin)•浸渍(zi)■菲(fei)薄■D.鼓木世(yi)欄寄生(hi!)桀鹫Go)乳媪(yu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营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B.中国军

2、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牛的武工,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C.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D.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爱情的力量所能够做到的事,它都会冒险尝试,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布托在拉瓦品第遇刺当天,一名负责照顾她饮食起居的贴身随从相当可疑,但就在警方即将对他进行传讯调查时,这名随从却匆忙地出逃了。②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即使资历浅一些,也不应—自己的观点。③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

3、,蛇可以深入到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A.行迹隐讳反而B.形迹隐晦因而C.行迹隐晦因而D.形迹隐讳反而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危机发牛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无异于饮鸩止渴。••••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C.近年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牛,除了书木知识外便身无长物,被认为缺乏一技之长而••••在现代职场中难以立足。A.2011年9月,奥巴马政府无视中国的强烈反对,又一次抛出总价值5

4、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B.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C.针对当前医疗卫牛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卫牛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D.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举办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为构建和谐世

5、界贡献力量,而且也增进了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①早的记载见乏《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務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构空里面的籽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昨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⑧⑤C

6、.⑤③④①⑥②D.③⑤④⑥①②7、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课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长亭送别》写张牛进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的离愁别绪,表现了张牛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重爱情,轻功名”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反封建反礼教的主题。B.《渔父》一文以简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丄形象;而屈原则是一个始终坚守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牛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的形象。C.《逍遥游》一文通过对鲍鹏飞离北海时壮观气势的描绘,以

7、及它与多种小动物的对比,表现了庄子的人牛追求一一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精神达到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D.《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序言,文章先写景叙事,后抒情和议论,作者在表现人牛苦短、牛命不永的感伤中,流露出一种牛死同一、人牛不二的无奈之情。8.下列对《长亭送别》【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A.“夕阳”一句,看似容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木是当归

8、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此小大之辩也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C.古者富贵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