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语文版课内文言文复习题

中考总复习-语文版课内文言文复习题

ID:41821403

大小:104.78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9-03

中考总复习-语文版课内文言文复习题_第1页
中考总复习-语文版课内文言文复习题_第2页
中考总复习-语文版课内文言文复习题_第3页
中考总复习-语文版课内文言文复习题_第4页
中考总复习-语文版课内文言文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语文版课内文言文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总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补充练习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罔()殆()2•填空:《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吋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O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⑴学而时习Z,不亦说乎(说:)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⑹默而识Z,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⑺择其善者而从z(从:)4.原文填空:,不亦说乎?,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子

2、曰:“,是以谓Z'文'也。”5.摘岀岀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6.说说下列句了的意思:⑴冇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所选六章,主要冇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齐举一两则。第一方而:第二方面: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Z()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厌()9.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学而不厌占义

3、:今义:是以谓Z“文”也古义:今义: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O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冇什么目的?12.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述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三峡一、《三峡》选自《》,作者,朝的家和家。二、三峡是、和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和之间。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3、夏水襄陵••••4、或王命急宣5、良多趣味6、沿溯阻绝••••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属引凄异•••••

4、••四、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1、自三峡七百里屮自非亭午夜分••2、属引凄异司命之所属良出美池桑竹之属•••3、沿溯阻绝绝幟多生怪柏哀转久绝•••五、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3、虽乘弃御风不以疾也。六、冋答问题。1、三峡的景色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2、文中描写三峡全景的语句是这些语句侧重突出三峡两岸山峰的、的特点。3、文中从侧面突出三峡两岸高峻的句子是o4、第二段从哪儿方面描写三峡的水势?突出了江水怎样的特征?其中从侧面写岀三峡夏水湍急的语句有哪些?5、第三段屮表明作者对“春冬之时”

5、的三峡的总的印象的语句是o6、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冋清倒影”的原因是什么?7、请写出描写三峡秋天景彖的语句,这些语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气氛特点、。&文末的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何作用?七年级下册爱莲说一、《爱莲说》的作者是,字,—代—家,世称O二、解释卜•列加点字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亭亭净植•••••4、濯清涟而不妖5、不蔓不枝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花Z隐逸者也&宜乎众矣9、香远益清—10、陶后鳞有闻•••••三、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可

6、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同予者何人?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四、冋答问题。1、作者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这样赞美、评价莲花,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2、本文通过三种花的不同评价以及人们对三种花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3、“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这段话冇什么含义?4、文屮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屮不受影响,洁白无瑕,近墨不黑的语句是:比喻在优越环境屮不炫輝,质朴自然的语句是;比喻洁志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不敢轻侮的语句是o5、作者写莲花Z前,先写菊花和牡丹,其用意是什么?6、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一句应该如何理解?7、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相呼应的句子分别是“”陋室铭同步练习一、《陋室铭》的作者,字,—朝著名二、解释加点字意思。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际••••4、惟吾德馨••5、谈笑有鸿儒••6、往来无口丁••7、苔痕上阶绿&无丝竹之乱耳9、无案牍之劳形三、翻译下列句了。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何陋Z有?四、冋答问题。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全文大意,点明文章主旨?木文的“山”“水”和“仙”“龙”分别比喻什么?2、文屮第4—7句从哪三个方面描写

8、陋室的有关情景?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4、本文写的是作者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耍捉及“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6、按下面的提示写出相应语句。①“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