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1)

132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1)

ID:41823422

大小:262.9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3

132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132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132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132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132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132地球的公转学案(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学习忖标]1.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2.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大小,理解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的影响。3•绘图分析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四季更替的原因。課前准备区A亠T1m亠BdhtznBKn工于刁刃i仞好乂巫令灼jbs—、地球的公转1.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①O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②上。2.方向:沿公转轨道自③向④。3.速度:毎天向东移动约⑤—。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为⑥—年,约为⑦—

2、R®—时⑨—分。5.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血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⑩。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⑪—的夹角。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原因:由于⑫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⑬位置不同。2.表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止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⑭的变化以及⑮的更替、⑯的划分。3.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年之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称为热带。⑰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4.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相対于⑱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

3、为⑲—。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⑳—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⑪—,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5.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⑪_夜©_,纬度越高,昼越⑭—,夜越©—,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口不落的⑭现彖;在南半球则昼©—夜©—,纬度越高,昼越⑭—,夜越®—,在南极圈内,出现⑪现彖;©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木上没有什么变化。6.四季变化:地球公转造成地球⑬—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两季是冬

4、夏两季的过渡季节。课堂活动区合作探究重点互动撞击思维探究点一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I平半球夏半年洗慢后快,平均较馒I兆半球冬半年洗快后慢,平均较身近日点f春分日f夏至日f远日点f秋分日f冬至日f近日点(1月初)(3月21H)(6月22日)(7月初)(9月23日)仃2月22日)(1月初)最快渐慢渐快【考例探究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改正。(2)A为星,B为面;C为而。a、卩二角中,为黄赤交角,度数是(3)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度数的关系是(4)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是和(5)由于的存在,使太

5、阳直射点在(纬线)和(纬线)Z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探究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探究材料】2010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2011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扌当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希房时入住时1.你能结合上图帮赵亮分析一下原因吗?2.“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有何区别?【规律总结】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七畀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

6、到最大值,冬至FI达到最小值⑵随季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口达到最大值,夏至口达到最小值节变化、回归线Z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直射一次1.正午太阳咼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纬度之差。若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同在南半球或者同在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纬度之和。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除按公式H=90°-

7、a±(p

8、计算外,利用图示法也非常便捷。如右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是:Ha=90

9、。-花=90。-(40。-10。)=60。;当太阳直射B点(10呗)时,C点(23.5%)正午太阳高度是:Hc=90°-BC=90。-(10。+23.5。)=56.5。。"若计算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零,说明此点此时在晨昏线上;若小于零,说明此点此时为极夜。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⑴计算楼间距(以北半球为例)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公式:L=Hcota,a=90°-((p±23.5°)其中(p为当地的地理纬

10、度。(2)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即a+H=90°时效果最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考例探究2]卜•图为6月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