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历史必修一第1—7课笔记

[方案]历史必修一第1—7课笔记

ID:41829841

大小:166.9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3

[方案]历史必修一第1—7课笔记_第1页
[方案]历史必修一第1—7课笔记_第2页
[方案]历史必修一第1—7课笔记_第3页
[方案]历史必修一第1—7课笔记_第4页
[方案]历史必修一第1—7课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案]历史必修一第1—7课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笔记补充《金牌学案》笔记(建议整理到笔记木):P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6秦朝屮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根源、特点及丿力史影响P9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P13专制主义屮央集权制度的作用P15雅典三大民主政治机构的职能与运作P18《十二铜表法》与《民法大全》的比较P19屮国屮央集权制与四方雅典民主制的比较P22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特点明内阁和英内阁的对比三大选官制度的比较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实行时代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清末选拔标准品行门第才学选拔方式举荐品评考试发展规律1•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2.选拔方式:趋向客观、科学3.选官

2、权:从地方收归中央内阁首辅&宰相内阁首辅宰相权力来源皇帝的信任宰相制度赋予职责侍从咨询为主中央级决策者任免直接由皇帝个人决定要经皇帝和大臣商议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皇权强化的产物宰相制度&内阁制度宰相制度内阁制度相同点职责辅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不同点地位法定,制度赋予非法定,咨询机构职权有决策权无决策权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皇权加强的产物中国古代各项政治制度一览表夏商西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兀明清央制中官地方官制选官制度(上课讲过,口行补充完整)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历程背景直接推动确立标志发展完善1215年贵族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1265年议会的开端[12c—17

3、c圈地运动(土地、资金、劳动力)15c末开始的新航路开辟(市场、原料)】17c初岀现新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39年爆发苏格兰起义1640年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颁发《权利法案》等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案1701年颁发《王位继承法》1721年责任制内容形成(沃尔波尔主持内阁)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18c70s辉格党VS托利党19c20s自由党VS保守党20c20s共党VS保守党多数党组阁对其负责形式任命选举选民卜•院V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和意义:1•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

4、的独尊;2•三省分工明确,互有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并减少决策的失误;3.是屮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被往后丿力朝沿袭;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把读书和做官联系起來,引导社会崇尚文化的风气2.官宦Z途向全社会开放,打破特权垄断,打破阶级的固化,体现公平和平等3.扩大官吏人才的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4.把选官任官权集屮到屮央,加强屮央集权5•是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科举制的消极影响:1.导致读书人充斥功利性,限制了思想的多元化,丧失个性2•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进步3.内容和模式逐渐僵化,不能有效选拔人才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直接原因:胡惟庸的骄横跋扈历史原因

5、:由秦至元宰相对皇权的威胁根本原因:相权限制皇权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积极影响:1.利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防止权臣、奸臣专政,加强统治。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消极影响:1.皇帝负担加重,处理政务难免偏颇、草率;2.为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埋下了祸根。第七课知识点归纳:1.一个中心:代议制的发展历程2.两个趋势:国王权利不断下降,议会权利不断上升3•三个转移:立法权从国土向议会转移,行政权从国王向内阁转移,选举权从资产阶级内部不断扩人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1.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3•发展:1721年责任制内阁的形成3

6、.完善: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统而不治2.议会权力至上3.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4.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的混合物5•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作用:1.政治上:消灭了封建专制力量,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权力,使英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2•经济上: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政治基础,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1.文化上:倡导了民主平等和法治思想,促进了人的思想进步2.对世界影响上:为世界民主革命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可能。第二部分:重难知识点一览1•禅让制被王位继承制取代的史实2•分封制的对象、分封内容、分封口的

7、、封侯权利与义务3•分封制下的森严等级表现4•宗法制的核心、与分封制的关系、大小宗的相对性3.秦朝三大政治制度及其影响、意义4.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所体现的贵族政治(世袭)向官僚政治(选拔)的重要转变7•秦汉至明清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体现&察举制、九品中止制和科举制的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9.科举制的积极、消极作用与影响10.朱元璋集权的两步措施(权力:地方一中央(相)一皇帝)11・明朝内阁制发展的四个阶段(明太祖奠基一明成祖确立一明宣宗发展一明神宗人权尽归内阁),把握内阁制的性质,阁臣的身份和职责12.清朝军机处的特点、军机大臣的职责、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

8、峰的原因1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积极、消极影响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