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隶书知识与应用

5隶书知识与应用

ID:41831271

大小:164.9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3

5隶书知识与应用_第1页
5隶书知识与应用_第2页
5隶书知识与应用_第3页
5隶书知识与应用_第4页
5隶书知识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5隶书知识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隶书知识与应用教学目标:K了解隶书的相关内容。2、了解其风格特点。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养。教学重点、难点:隶书的种类风格特点教学内容:—、隶书简介: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嗪隶”(也叫咕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型体的一大进化,也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由于它具有易写,易识,艺术性强的特点,所以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它的出现不仅为草书、行书、楷书的繁衍不断完善,奠定了坚实

2、的基础,也为艺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条件。二.隶书的创始者一代程邈隶书相传是秦代书家程邈所作。程邈,秦代下杜人,初为县之狱吏,他对文字很有研究,后因得罪了秦始皇,被囚在云阳(今陕西省淳化西北)狱中。他感到当时官狱公牍繁多,篆书结构复杂,书写不便,因此就在原来大小篆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削繁就简,变圆为方,拟定了一批日常应用的标准隶书,成隶书3000字奏之。秦始皇看后很欣赏,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而且起用为御史,并以其所创造的隶书发交官狱应用佐书,故ET隶书”。所以世称程邈为"隶书之祖”。三、秦代隶书--篆隶秦代的古隶专称为秦隶。秦代的隶书,带有浓厚的篆书意趣,笔画平整无波磔。一九七五年

3、十二月在湖北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震惊了考古学界和书法界。它的出土,使现代书法家们眼界大开,亦为书法史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隶的资料。秦隶在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既有后世隶书的特征,又包含了篆书的特点。古人说:“篆之捷,隶也”,这是很有道理的。从“快”这一意义上说,秦简为毛笔墨书,只有毛笔的运用,篆书的快写,才真正把中国书法向隶书的方向推进。四.汉隶的代表作品汉隶是隶书成熟完美的显著标志,《礼器碑》瘦劲闻名横竖挺拔、转折凌厉,庄严肃穆。《石门颂》以篆入隶,运笔舒展博大。《张迁碑》方正浑厚,古拙绝伦。《曹全碑》飘逸秀丽,精美绝伦;字迹是■宣好.五、隶书的种类和风格特色汉隶

4、是汉代书法艺术特有的成就,它的一个特色是风格流派的多样化。在蔚为大观的传世作品中,其风格种类很多,各碑自有姿致,没有同者,可谓各臻其妙。而墨迹碑版,体态恣意,新奇生动,变化无穷。如果将风格分类,由于碑碣众多,而体势,用笔、章法又有异同之分,就其特征,其艺术风格大致有:精整秀逸类:此类汉隶中最为标准的一类,多为东汉晚期作品。其特色,字型工稳,笔法严谨、结构匀称,意态端庄,造型秀逸多姿,大都是“多骨微肉“。”多力丰筋“的作品,一般都用圆笔、波磔分明,字体结构偏扁,不少突出主笔。写汉碑从此类入手,最为相宜。其代表作品有:《礼器碑》(公元156年刻)历来认为此碑为汉隶极则。有圆有方

5、,圆多于方,笔法多变,风格刚劲雄健,端正典雅,兼有厚重流丽之美,属纤而能厚的流派。清翁方纲誉为”汉隶第一“。《曹全碑》(公元185年刻)秀丽而有骨力,字势俊美,为圆笔的典型。突出主笔,笔墨和畅,如行云流水,风神逸宕。初学者谨防飘浮,走俗。《史晨碑》(公168年刻)分两面前后二碑,同出一手。结体方正,笔势健劲遒逸,有古厚之气,给人以端庄典雅之美感。其整体结构,左右顾盼,上下启承,疏密匀称,提按得法。属严谨一路。学汉隶从此碑入手,上路较快。《乙瑛碑》(公元153年刻)此碑字体方正,端庄严谨中有跌宕顿挫之致。古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用笔方圆结合,粗细相间,起笔藏锋,收笔回护,长画

6、多呈弯弧,凝练俊逸,雄浑古朴。清人誉为:“骨肉匀适,情文流畅”。“雄古”与《礼器》《史晨)〉皆汉隶极则“。今人多认知陳悖,mm,它你势,m易超扁,易超谷。属此郑还有《华山碑)〉躲景郦《朝侯小子残酬好烤碑《尹宙碑)〉cs岳华山碑)〉等。古拙方正类:此类用笔方圆结合,以方为主,结构严整,风格古拙,笔致多变,骨力颇为雄强,同上类作品一样,多是东汉恒、灵二帝时期的作品,也都是汉隶中之杰作,代表作。《张迁碑》(公元186年),此碑为汉碑中雄强之典型。用笔以方入,收笔铺毫。结体用势平直,字体凝正,如狮蹲虎踞,气势万钧,具有端正,炼雅之致。清人杨守敬云:牡匕碑用笔已开魏晋风气,其源始于《

7、西峡颂》。其流《上尊号奏》、《受禅表》、《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后为魏之《始平公》等碑。《西峡颂》(公元171年刻),此碑体势方正雄伟,笔势放纵,方笔中有圆笔,结体舒张,拙朴中寓逸宕之美。《衡方碑》(公元168年刻),用笔结体,有《西狭颂》《张迁碑》相同处,方整凝重,沉厚遒古,运笔寓险峻于严正,寓古朴于丰腆,行间密,字间疏,笔画粗细间出,折角敦方,竖笔不少较放,笔致古质朴拙。据传文征明、孙星衍、伊秉绶均学此碑得益。《鲜于璜碑》(公元165年刻)此碑风格可与《张迁》比美,为汉隶雄强一路的又一典型。但比《张迁》宽博丰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