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金属晶体学案2(人教版选修3)

33金属晶体学案2(人教版选修3)

ID:41831986

大小:168.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3

33金属晶体学案2(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33金属晶体学案2(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33金属晶体学案2(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资源描述:

《33金属晶体学案2(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金属键1、金属键定义:和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2、成键微粒:和o3、成键本质:4、金属键特征:二•“电子气理论”及其解释金属的物理通性金属原子脱落下來的形成遍布整块品体的“”,被所有原子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1)对导电性的解释金属品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形成电流。(2)对导热性的解释自由电子在运动时会与金属离子碰撞,引起能量交换,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3)对金属延展性的解释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离子层就会发生,但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仍保持相互作用,金属形变但不会断键。而且弥

2、漫在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气可以起到类似轴承中滚珠之间润滑剂的作用,从而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4)颜色、光泽:可见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自由电子能够吸收所有频率的光,并很快放出这些光。金属粉末晶面取向杂乱,吸光后辐射不出去,所以暗灰色、黑色。(5)硕度和熔沸点: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差异很大。高的如W、Pl,低的如Hg、Cs这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金属键越强,硬度就越—,熔沸点就越—o一般规律: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就越;即阳离子的的电荷)越—,金属键就越—o练习:比较下列金属的熔点:LiNaKRb;NaMgAl(6)对合金性能的解释当向金属品体中掺入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原子时,就

3、像在滚珠之间掺入了细小而坚硬的砂土或碎石一样,使金属的甚至发生改变。比较电解质溶液、金属晶体导电的区别类别电解质溶液金属晶体导电粒子过程(填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导电能力越温度越高,导电能力越三、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1.二维空间模型: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里放置有和两种方式,配位数分别为和,如图:2.三维空间模型(1)简单立方堆积是按(填“密置层”或“非密置层”)方式堆积而成,其空间利用率%,配位数品胞构成:一个立方体,每个品胞含—个原子,如金属(2)体心立方堆积(钾型)是按(填“密置层”或“非密置层”)方式堆积而成,其空间利用率%,配位数为o晶胞构成:立方,

4、每个晶胞含—个原子,如碱金属。(3)六方最密堆积(镁型)和而心立方最密堆积(铜型)镁型和铜型是按(填“密置层”或“非密置层”)方式堆积而成,其空间利用率%,配位数均为—o镁型按……方式堆积,每个晶胞含—个原子,如Mg、Zn、Ti;铜型按……方式堆积,每个晶胞含—个原子,如Cu、Ag、AuoAA归纳:1、金属晶体原子堆积模型类型简单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钾型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铜型六方最密堆积镁型代表金属配位数(晶f傅构n刑彳源jws嫄了数忖)晶胞占有的原子数原子半径(r)与立方体边长(a)的关系注:相邻的球彼此接触「(原子戶守注:体心对角线上的球彼此接触注:立方

5、体面上对角线上的球彼此接触不做计算要求。空间利用率(品胞中原r体积1牯删H的白孵)四、混合品体石事的■体结构示竜BE石愛的■休结构饬视图石墨不同于金刚石,它的碳原子不像金刚石的碳原子那样呈杂化,而是呈杂化,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因此石墨品体是层状结构的,每一层内部碳原子间是靠相维系,层内的碳原子的核间距为142pm层间距离为335pm,说明层间没有化学键相连,是靠—维系的;石墨中每个碳原子提供三个电子参加成键形成平面网状结构,碳原子最外层上的另一个电子成为自由电子,并通过自由电子在层间产生范徳华力。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还有范德华力,不能简单地归属于其中任何一

6、种晶体,是一种混合品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